怅望青山下,回头泪满巾。故乡多古树,落日少行人。
发鬓将回色,簪缨未到身。谁知武陵路,亦有汉家臣。
归山居寄钱起。唐代。李端。 怅望青山下,回头泪满巾。故乡多古树,落日少行人。发鬓将回色,簪缨未到身。谁知武陵路,亦有汉家臣。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太常引 鲁仲连。元代。刘秉忠。 当时六国怯强秦。使群策,日纷纷。谈笑却三军。算自古、谁如此君。一心忠义,满怀冰雪,功就便抽身。富贵若浮云,本是个、江湖散人。
池上晚景分得上字。宋代。郭祥正。 秋风何处来,萧然洗炎瘴。时要二三子,临池倒嘉酿。逢辰既升平,览景又清旷。寂无人世喧,颇觉神魄王。雪鹭集沧洲,金乌没青嶂。悠悠渔笛还,漫漫潮痕涨。黄蜂立莲叶,赪鲤吹萍浪。始信庄生言,观鱼乐濠上。
寄阜西吴门后梅隐庐。近现代。王易。 长星杯酒劝无应,苦荈劳新乐有朋。至此尚为娱老计,半生真笑在家僧。一庐梅隐君能健,万壑松涛我欲冰。乞与岁阑分锦字,海天云树碧层层。
过邬三湖上书斋。唐代。刘长卿。 何事东南客,忘机一钓竿。酒香开瓮老,湖色对门寒。向郭青山送,临池白鸟看。见君能浪迹,予亦厌微官。
冬日郡郊述怀 其一。清代。胡承珙。 炎徼时无准,经冬未作寒。白云蒸海热,碧树裹烟团。晓市鱼虾贱,丰塍乌雀欢。郊西逢猎骑,为觅鹿皮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