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涧飞虹入洞门,石梯级级树森森。
两崖对立自宾主,一水长流无古今。
仙子吹笙抬鹤舞,骚人得句伴猿吟。
个中便是蓬莱境,何必迢迢海上寻。
题石洞。宋代。魏了翁。 跨涧飞虹入洞门,石梯级级树森森。两崖对立自宾主,一水长流无古今。仙子吹笙抬鹤舞,骚人得句伴猿吟。个中便是蓬莱境,何必迢迢海上寻。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毛晋卿肖山堂。金朝。李俊民。 悠然林下客,世事颇能料。闲中意自适,身外名肯钓。卜居山之阳,初为识者笑。势将陵岱华,气欲吞嵩少。方寻愿谷归,稍近孙台啸。微茫数烟岫,巉绝对云峤。为我增双明,未必在远眺。始虽如直友,久乃得心照。恐随有力去,或被移文诮。己见成膏肓,百计莫可疗。一时烟霞语,慎勿骇廊庙。咄哉肖山堂,所以警不肖。
同子华仲连二兄游湖。宋代。韩维。 浊酒非陶令,方池似习家。放舡风动柳,着岸水涵花。对景情无极,高歌兴转赊。群鸟思共济,何心问仙槎。
前归兴诗。明代。邝露。 去年书剑返咸阳,庐岳登高一望乡。不见秦城售赵璧,但闻丰狱弃干将。洪都蔓草牵衣带,大庾梅花笑客装。今日輶轩对奇字,一区尘满读书床。
春晚岳阳言怀二首。唐代。崔橹。 烟花零落过清明,异国光阴老客情。云梦夕阳愁里色,洞庭春浪坐来声。天边一与旧山别,江上几看芳草生。独倚阑干意难写,暮笳呜咽调孤城。翠烟如钿柳如环,晴倚南楼独看山。江国草花三月暮,帝城尘梦一年间。虚舟尚叹萦难解,飞鸟空惭倦未还。何以不羁詹父伴,睡烟歌月老潺潺。
濠畔偶成 其一。唐代。全祖望。 此中旧是小秦淮,油壁香车处处排。客自十三行口至,定情先下宝珠钗。
赠雁木堂李烟客曾宅师诸公结社参究四首 其一。明代。释道丘。 般舟三昧舍安逸,吾佛翘勤七日立。猛然截断小胡床,一个蒲团何待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