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初识面越庠时,馀教尝蒙觉后知。
早念儿童能刻赋,晚逢夫子许言诗。
从容江介心方壮,蹭蹬京华鬓已衰。
道旧不须亲握手,满篇往事略无违。
依韵走笔和答徐无畏见招。宋代。强至。 忆初识面越庠时,馀教尝蒙觉后知。早念儿童能刻赋,晚逢夫子许言诗。从容江介心方壮,蹭蹬京华鬓已衰。道旧不须亲握手,满篇往事略无违。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
强至。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东行口占 其三。清代。陈梦雷。 风尘三载羽书驰,填海曾闻精卫悲。岂意上官专草稿,翻令巷伯叹南箕。铄金祗为招群忌,投杼何当慰母疑。行矣帝乡犹未远,还胜凝碧望阍时。
喜雨。宋代。陈元晋。 六月乃有此,丰年定可书。真成天雨粟,到处水成渠。{禾罢}桠香连亩,污邪戴车。所忻同一饱,未用叹无鱼。
出京师作。明代。黎民表。 北阙心仍壮,南冠思不禁。徒劳三献璧,遂有五噫吟。野老频争席,家人屡问金。穷途当媚景,初服改寒砧。骏岂高台得,鸿应沧海寻。散材堪众弃,狂态向人深。计转妻孥失,愁仍酒病侵。干戈天地满,抵事忆山林。
点绛唇(六月十四日夜,与社友泛湖过西陵桥,已子夜矣。)。宋代。史达祖。 山月随人,翠苹分破秋山影。钓船归尽。桥外诗心迥。多少荷花,不盖鸳鸯冷。西风定。可怜潘鬓。偏浸秦台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