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鼎无几然,团蒲有馀藉。山岚变寒凉,更挟清露下。
月干澹疏棂,风枝语良夜。为君赋招隐,自剔篝灯灺。
报恩方丈小憩二首 其二。宋代。陈造。 石鼎无几然,团蒲有馀藉。山岚变寒凉,更挟清露下。月干澹疏棂,风枝语良夜。为君赋招隐,自剔篝灯灺。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
陈造。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三乡驿楼伏睹玄宗望女几山诗,小臣斐然有感。唐代。刘禹锡。 开元天子万事足,唯惜当时光景促。三乡陌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仙心从此在瑶池,三清八景相追随。天上忽乘白云去,世间空有秋风词。
夜坐偶书。明代。薛瑄。 夜夜烧官烛,时时读我书。斗牛双古剑,天地一迂儒。郡邑三苗外,风霜两岁馀。江湖怀魏阙,似觉鬓毛疏。
读君旅居集,佳句似阴铿。迟和惭余拙,多能莫汝争。
辉光分太乙,芒角逼长庚。嘉植西园茂,松风拂几清。
消寒五集曹远老命题拈得清字儗循旧例赋诗分赠二十三首 其十三 赠慰农老表弟。清代。祝廷华。 读君旅居集,佳句似阴铿。迟和惭余拙,多能莫汝争。辉光分太乙,芒角逼长庚。嘉植西园茂,松风拂几清。
和孔殷邦宪麻姑胜游二首 其一。明代。夏良胜。 料尔年家会,风谈一座秋。道形先石履,清响震山楼。花趁雨争发,鱼亲人自浮。信渠兼隐吏,相与为时谋。
郴江百咏并序·潮井。宋代。阮阅。 朔月盈亏已可疑,随泉上下更难知。钱塘江在吴山外,谁见来时与落时。
送真藏主赴泐潭乾老会中。宋代。刘弇。 昔别大仰巅,今逢章江滨。浮云限南北,岁月一欠伸。上人邦闾秀,落发早辞亲。沧浪浴日月,初不点垢氛。问师顷何事,学佛苦宾宾。纳踵不辍屦,无乃大劳神。自云吾西儿,腹宝殊不贫。是身难再得,所惜剧飙轮。十年跻楚峤,六见匡山春。总祐迁秀晋,谁疏复谁亲。束身从之游,骊颔一一扪。如疲得熟歇,似笑回孤嗔。近闻邑别境,宝峰插高旻。中有拔俗老,疑马驹后身。餐风了不制,痒兴如爬皴。闹绿稍暗地,梅雨吹南云。轻于凉风翮,笠首携筇孙。男儿贵决裂,勉哉行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