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车读古书,少作游秦客。
一朝起为郎,华省何赫赫。
若有南山云,时时生枕席。
云润不益老,呼吸乘间隙。
抱痾初骇闻,既愈赖药石。
遂请虢太守,虢事简且适。
况有三堂存,韩诗犹可觌。
永歌复饮酒,东平希阮籍。
送雷太简知虢州。宋代。梅尧臣。 牛车读古书,少作游秦客。一朝起为郎,华省何赫赫。若有南山云,时时生枕席。云润不益老,呼吸乘间隙。抱痾初骇闻,既愈赖药石。遂请虢太守,虢事简且适。况有三堂存,韩诗犹可觌。永歌复饮酒,东平希阮籍。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回首。清代。卢德仪。 忆昨避乱时,严冬彊就道。风尘猿鹤惊,寄庑何草草。虽曰非家乡,安居亦大好。谁知弥月间,入山恐不早。爨火断无温,雪冷前山皓。浮生四十年,两度干戈扰。生恐忧患多,朱颜不自保。回首望高堂,凄然已垂老。閒閒上高楼,山远楼与齐。绿竹罩春霭,子规啼复啼。有时微雨过,芳草何萋萋。耕夫荷锄来,款款晴一犁。风景岂不佳,所伤客邸栖。回首望家园,嗟哉云与泥。
书知微偈后。宋代。释慧空。 醯鸡负须弥,瞬息九万里。猕猴对秦镜,一一总没尾。生平五湖心,短笛秋风里。借问鱼有无,夜凉天在水。
乐秋天。晚荷花缀露珠圆。风日好,数行新雁贴寒烟。银簧调脆管,琼柱拨清弦。捧觥船。一声声、齐唱太平年。
人生百岁,离别易,会逢难。无事日,剩呼宾友启芳筵。星霜催绿鬓,风露损朱颜。惜清欢。又何妨、沈醉玉尊前。
拂霓裳。宋代。晏殊。 乐秋天。晚荷花缀露珠圆。风日好,数行新雁贴寒烟。银簧调脆管,琼柱拨清弦。捧觥船。一声声、齐唱太平年。人生百岁,离别易,会逢难。无事日,剩呼宾友启芳筵。星霜催绿鬓,风露损朱颜。惜清欢。又何妨、沈醉玉尊前。
独怜七岁儿生小,竟不归从何有乡。魂魄原知无定处,形骸忍使落他方。
乱坟堆里情根淡,故里人逢地下长。记取西泠来日路,碧湖南去自堂堂。
冬至后偕衡甫至湖城北窑湾同儿殡地,口占哀之。清代。许传霈。 独怜七岁儿生小,竟不归从何有乡。魂魄原知无定处,形骸忍使落他方。乱坟堆里情根淡,故里人逢地下长。记取西泠来日路,碧湖南去自堂堂。
秋晚过西庵。明代。陈继。 游吟何处最宜频,谷木溪西第一邻。竹径清风啼黠鸟,柴门落日对闲人。穿云渐觉香裘重,照水惟怜白发新。常得杖藜随去住,不须琴酌在芳春。
癸酉重九日集清凉山扫叶楼以龚半千半亩园诗分均得家字。近现代。王易。 霜下众林羸,拨篱见寒花。佳辰集宾侣,山楼揽明霞。岩岩石头城,商声遍哀笳。风景固不殊,举目成叹嗟。中年信多感,况值秋期赊。代谢知天心,荣瘁观物华。王城盛冠盖,俗声涴筝琶。何缘觅清凉,僧厨饭胡麻。缅念野遗翁,剥六际纷拿。冥鸿未容篡,威凤宁堪笯。一卷香草堂,遗音正而葩。落叶犹可扫,古愁真无涯。千秋视倏忽,万化归虫沙。古道世莫因,疑正而信邪。登高赋愿言,由赐徒尔誇。投林指飞鸟,倦客须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