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与众山殊,寺非诸寺拟。
无面不当江,有林皆照水。
南泠隔吴会,北渡通扬子。
还看上下帆,日日何常已。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四金山寺。宋代。梅尧臣。 山与众山殊,寺非诸寺拟。无面不当江,有林皆照水。南泠隔吴会,北渡通扬子。还看上下帆,日日何常已。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五鼓送客出城马上作。宋代。陆游。 夜漏馀十刻,凉飔如九秋。滩声聒酒醒,月色照人愁。落魄悲孤宦,龙钟怯远游。此生那可料,六岁剑南州。
十一月十三日与几先自竹西来访庆老不见独与。宋代。苏轼。 卷卷长廊走黄叶,席帘垂地香烟歇。主人待来终不来,火红销尽灰如雪。
入玉山七里头。宋代。杨万里。 诸村不雨数旬余,此地濒江万宝苏。晚紫豆花初总角,早黄稻穗已长须。回头金步野径远,当面玉山秋塔孤。偶见年时解船处,客愁依旧挂菰蒲。
九日江楼眺望二首 其二。明代。卢龙云。 翩翩鸥鹭满前湾,面面波光映客颜。试看龙沙今日酒,风流无亦似龙山。
寄怀瑞凤纶分转。清代。丘逢甲。 棨戟重临凤水湄,三年谁与共忧时。魏糔帝问传家笏,苏轼天留过岭诗。富国祗今先煮海,才人从古例分司。湖山到处题名在,耿耿心应有石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