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圣通物宜,揉斲资粒食。
稼穑尽民勤,垦耕穷地方。
推化本神农,维时思后稷。
我老欲归田,兹器已先识。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五耒耜。宋代。梅尧臣。 古圣通物宜,揉斲资粒食。稼穑尽民勤,垦耕穷地方。推化本神农,维时思后稷。我老欲归田,兹器已先识。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送陆蓬叟之井陉。清代。查慎行。 不道西游尔许难,万峰高下渡桑乾。乱鸦雪紧荒城暮,丛雁天低断角寒。燕市莫寻当日伴,并州且作故乡看。到时尺素烦驰寄,及与梅花报岁阑。
狮子山。明代。王守仁。 残暑须还一雨清,高峰极目快新晴。海门潮落江声急,吴苑秋深树脚明。烽火正防胡骑入,羽书愁见朔云横。百年未有涓埃报,白发今朝又几茎?
过安南西贡有感 其二。清代。黄遵宪。 高下连云拥百城,一江直溯到昆明。可怜百万提封地,不敌弹丸一炮声。
题湖上方舟四首 其四。明代。胡应麟。 湖上暮云稠,青丝荡碧油。移舟过巨石,浮筏向中流。拟作张骞泛,真同郭泰游。余将挈佳丽,日醉大堤头。
金缕曲 花魂同竹士作。清代。王倩。 何处寻君迹。怪春来、落红成阵,苦催离别。断只因风销为雨,受尽几番磨折。浑不信、呼之肯出。除却东皇幡一首,便上天、入地应难觅。来婉娩,去飘瞥。投笺曾向天公乞。好教他、封姨十八,深怜轻惜。綵胜高悬铃漫语,禁住声声檐铁。劝安稳、依栖香国。那用巫阳烦帝遣,有前生、胡蝶能相识。笑剪纸,计非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