坟冢遍青山,高低占原谷。
向来路已荒,今迷问樵牧。
涉水到云林,隔岗闻近哭。
沃酒白杨下,悲风何飋飋。
雨止梨园残,鸠声在茅屋。
寒食。宋代。梅尧臣。 坟冢遍青山,高低占原谷。向来路已荒,今迷问樵牧。涉水到云林,隔岗闻近哭。沃酒白杨下,悲风何飋飋。雨止梨园残,鸠声在茅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和李璧山。明代。黄衷。 溪上游丝拂桂烟,日长如坐小壶天。潮回红药时翻锦,春到青榆总簸钱。禽戏稍从方士验,牛经曾是老农传。清樽每逐诗筒贶,深荷风流李谪仙。
复叹三首 其三。明代。郑善夫。 归来来归愁复愁,洁己不及沧溟流。苦逐狝猴逐山雪,眼中萧萧谁故物。天涯良友半槁死,我身虽在空皮骨。于乎青山伐木鸟嘤嘤,胡为使我无友生。
为李东冈都谏题双寿 其四。明代。黄廷用。 上苑不堪芳草绿,南山遥望白云明。欲从银汉传春信,玳瑁楼前紫雁声。
九友斋十歌 其七。明代。王世贞。 苦吟颇受天地疑,晚节却爱无声诗。丹青不知老将至,何况区区富贵为。周郎写情兼写姿,右丞妙理尤吾师。烟江春嶂有都尉,平远秋山输郭熙。莫将剩水恼马远,十二幅吐胸中奇。吴兴心法归大痴,蒙繁瓒简各有宜。二百年来仅沈戴,直取悟境遗筌蹄。此曹十指解缩地,能令四壁分四时。归去来,未有期,箧中百轴争色飞。汝车生耳手生棘,曷不舍卧南山陲,宗家故事知不知。
庚戌赴官过王俊臣门留别。宋代。曾丰。 师道非韩愈,门人有孟郊。未投攻玉石,已拔塞心茅。众妙俱神悟,残文尚手抄。江西盟社里,它日续弦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