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生方好雅,兹日为扫扉。森尔延嘉宾,欢然去尘机。
有客振双袂,敢言阳春晖。聊停玉麈尾,为歌金缕衣。
古辞何稠叠,无乃惜芳菲。三闾不餔糟,二子自采薇。
虽留千载清,未免当时饥。吾爱曹公诗,古来不敢非。
人生若朝露,舍醉当何归。四座惊此语,未厌翠觞飞。
胡能后天地,何可恃轻肥。沉酣且长咏,白首空歔欷。
和杨子聪会董尉家。宋代。梅尧臣。 董生方好雅,兹日为扫扉。森尔延嘉宾,欢然去尘机。有客振双袂,敢言阳春晖。聊停玉麈尾,为歌金缕衣。古辞何稠叠,无乃惜芳菲。三闾不餔糟,二子自采薇。虽留千载清,未免当时饥。吾爱曹公诗,古来不敢非。人生若朝露,舍醉当何归。四座惊此语,未厌翠觞飞。胡能后天地,何可恃轻肥。沉酣且长咏,白首空歔欷。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虞美人(甲辰入燕)。宋代。蔡伸。 彩旗摇曳樯乌转。鹢首征帆展。高城楼观暮云平。叠鼓凝笳都在、断肠声。绿窗朱户空回首。明月还依旧。乱山无数水茫茫。谁念塞垣风物、日煞凄惶。
闻警。明代。皇甫汸。 汉将防秋力已殚,年年遣戍出长安。宾鸿声断传书少,铁骑蹄穿践雪寒。止见亚夫屯细柳,不闻介子斩楼兰。欲知塞外思乡泪,为赋军中行路难。
白云一片,荡碧霄清永。中有飞仙驻双影。问莲枝竹管,若个拈来,试看取、道服翠翘相并。
风轮忙短劫,石榻棕鞋,示病维摩未尝病。天女散花回,空际翱翔,尘沙界、悄无人省。
洞仙歌三首 其三。清代。奕绘。 白云一片,荡碧霄清永。中有飞仙驻双影。问莲枝竹管,若个拈来,试看取、道服翠翘相并。风轮忙短劫,石榻棕鞋,示病维摩未尝病。天女散花回,空际翱翔,尘沙界、悄无人省。众香国、逍遥现全身,画图上、星眸月眉交映。
和吴冲卿学士石屏。宋代。梅尧臣。 吴夫子,佩银龟。乘天马,索怪奇。忽得虢略一片石,其中白色圆如规。又有树与乌,画手虽妙何能为。吴乃持问欧阳公,比公曩获尤可疑。疑不为辨赋以诗,诗辞粲粲明星垂。复遣赍来使我和,坐上钜公傍睨之。范侯实有杨雄学,咸云此理难究推。我归涤虑反覆思,义虽不经聊解颐。月与太阳合朔时,阳乌飞上桂树枝。枝上作窠生群儿,人不知天公。天公欲俾世间见,影著石面如黏黐。乌既不得去,月亦不可移。留为千古作好玩,慎勿倾扑同玉碑。
贾太守冯别驾招饮临漪亭。明代。黎民表。 杂花芳树满回塘,何似风光洛水旁。开閤烟沙连大路,登台春色过衡阳。诗篇幸借西堂草,旅服初辞北地霜。跃马黄尘空慷慨,富民今有汉循良。
戏题徐迪功五集后 其一。明代。王世贞。 一贫无梦到封侯,屠狗吹箫不自由。今日功成身亦贵,可堪人记少年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