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翠衿,刷羽。
性安驯,善言语。
金笼爱,养妇女,
是为陇山之鹦鹉。有白其类,
毛冠角举。圆舌柔音世竞许,
方尾鹘身食稻稰。白鹄之白是其常,
越群超众由天与。胡人望气海上来,
献於公所奇公才。公持大笔写万物,
惊葩萼,如春雷。
方夸玉兔未咏此,依约似畏常娥猜。
坐无祢正平,胡为使我作赋其问哉。
赋永叔家白鹦鹉杂言。宋代。梅尧臣。 交翠衿,刷羽。性安驯,善言语。金笼爱,养妇女,是为陇山之鹦鹉。有白其类,毛冠角举。圆舌柔音世竞许,方尾鹘身食稻稰。白鹄之白是其常,越群超众由天与。胡人望气海上来,献於公所奇公才。公持大笔写万物,惊葩萼,如春雷。方夸玉兔未咏此,依约似畏常娥猜。坐无祢正平,胡为使我作赋其问哉。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岳母王太夫人寿六十。明代。边贡。 太君年纪六更旬,母德芬芳孟氏邻。封级早看登二品,寿筵长喜对三春。云移北海青鸾近,雨入东台碧草新。我亦半生称半子,献觞无地远伤神。
和茧雪和贫士七首 其三。明代。谢元汴。 书卷外无物,泠泠一弦琴。爱琴爱其桐,不在声与音。萧条寂寞际,此意谁能寻。羁栖淹岁月,青蘋笑孤斟。惟有归来辞,对之生敬钦。遐哉柴桑子,悠悠古人心。
留别洛京亲友。唐代。韦应物。 握手出都门,驾言适京师。岂不怀旧庐,惆怅与子辞。丽日坐高阁,清觞宴华池。昨游倏已过,后遇良未知。念结路方永,岁阴野无晖。单车我当前,暮雪子独归。临流一相望,零泪忽沾衣。
闺人礼佛词 其三。明代。王彦泓。 佛手霜柑奉佛前,锡瓶亲注锡山泉。漳兰乍折花三四,未敢先教插鬓边。
闲中口占数绝 园丁去乌蜂。宋代。郑清之。 见说乌蜂不采花,群飞啄蜜喙如鸦。虽然冗食真堪汰,笑语园丁且放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