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辉比秋月,游魂散朝霞。首丘言犹在,易箦意何嗟!
平生丈夫志,寄死宫人斜。曾参为原母,杜氏岂无家。
恨诗二首 其一。明代。归有光。 清辉比秋月,游魂散朝霞。首丘言犹在,易箦意何嗟!平生丈夫志,寄死宫人斜。曾参为原母,杜氏岂无家。
归有光(1506~1571)明代官员、散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江苏昆山人。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归有光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
归有光。 归有光(1506~1571)明代官员、散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江苏昆山人。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归有光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述怀。宋代。吴芾。 我爱白乐天,千载共称贤。行年七十五,奄忽遂溘先。我爱范忠宣,一代名德全。年龄甫至此,亦复成弃捐。二公虽已逝,四海至今传。顾我百无事,幸及二公年。今夏疾疢作,已分归黄泉。偶然得无事,固荷天见怜。但我有一语,恰欲与天言。有生则有死,如行者言旋。我是久行客,亦自应息肩。念人处一世,动为世网缠。开口罕欢笑,触绪多忧煎。纵使至百岁,终困尘俗缘。不如早瞑目,庶以全吾天。是非与宠辱,总不到我前。一心亦安静,却得返自然。况我办归计,久已止新阡。
寄俞子。宋代。姜夔。 此郎都无子弟气,夜对黄妳笼青灯。只今落脚堕鸢外,欲往从之欢未能。郎罢才名今日发,佐州亦复坐穷边。甚欲出手相料理,东南风高难寄笺。
题梅寄襄城李公。明代。杨士奇。 第一梅花擅早春,冰为肌骨雪为神。江南何处看尤好,锦帐牙旗伴玉人。
送武当张真人赴召祈雨南归。元代。程钜夫。 圣主忧凶岁,真人下碧岑。云辞武当黑,雨入蓟门深。独抱回天力,常存济物心。两宫宣赐罢,归鹤杳沈沈。
九日陆山人华甫见过夜集得歌字。清代。李英。 双剑频能合,羁栖思若何。佩萸酬令节,酌酒一高歌。雁字秦关远,牛衣洛下多。灯前君且醉,行乐在烟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