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头黑云如坏屋,车走争门折千轴。
姚家新妇亦东逃,舅姑惊惶儿女嗥。
自知数口难俱免,欲渡前溪舟尚远。
嘱夫弃妾当奉亲,独赴清流不爱身。
此日谁能问南史,如妇曾书几人死?
节妇吟。明代。高启。 城头黑云如坏屋,车走争门折千轴。姚家新妇亦东逃,舅姑惊惶儿女嗥。自知数口难俱免,欲渡前溪舟尚远。嘱夫弃妾当奉亲,独赴清流不爱身。此日谁能问南史,如妇曾书几人死?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读方处士墓志挽诗题其后阎集贤承旨文赵翰直。元代。方回。 瑰文宝翰勒坚珉,薤露诸篇序更新。凤阁鸾台三学士,羊裘鱼钓一诗人。登金竞奋凌云笔,埋玉如瞻垫雨巾。逢掖的过二千石,九原不死气如神。
寄陈彦邦二首。宋代。吴芾。 不须细细说行藏,四十年来梦一场。我得放归心已足,君能勇退道尤光。閒中倍觉林泉好,闹里谁知日月长。我已与君成二老,更将一节起吾乡。
钦和御赐诗一首。明代。释宗泐。 奉诏归来第一禅,礼官引拜玉阶前。恩光更觉今朝重,圣量都忘旧日愆。凤阁钟声催晓旭,龙池柳色弄晴烟。有怀报效惭无地,智水频浇道种田。
西江月(十之九)。宋代。夏元鼎。 几载鸡窗求道,费他兔楮铅丹。经书子史尽蹄筌。鹿走徒嗟秦汉。百代兴亡瞬息,徒留纸上陈言。谁知太始道常存。乌兔仙家修炼。
后续咏贫士三首 其三。宋代。虞集。 为政贵察色,读书在研覃。司视既不明,两者无一堪。尚不逭吏责,为师固宜惭。圣世无弃物,况兹久朝簪。决去岂我志,知止亦所谙。颇闻南山下,菊根浸寒潭。濯饵千日期,冰胪复清涵。老马果识道,更服盐车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