迂拙乖世用,每蕴无穷思。
取效非目前,远与千载期。
翠柏信良材,成长计功迟。
兹晨劚烟雨,移动盈尺姿。
清庙严洁地,圣灵会于斯。
岂无杞柳辈,不足当阶墀。
殷社夙所尚,古制非人为。
先师实殷人,植此理固宜。
但恐枝干弱,不耐风霜欺。
培护苟无失,终见盛大时。
三年过人长,十年齐桷榱。
百年必合抱,根深柯叶滋。
青霄泊鸾凤,厚土蟠蛟螭。
岂特傲寒暑,将堪阅兴衰。
所托况得所,永免斤斧危。
既膺顾盼荣,复与剪伐辞。
寥寥百世后,神物相扶持。
何必为栋梁,乃见才气施。
流光若飞翰,时代易推移。
行看好古士,追说种者谁。
我生素多病,中岁早孱羸。
待为鹤发翁,见女凌云枝。
志士用心者,濩落为世嗤。
何如群儿巧,插槿纷成篱。
栽柏。明代。方孝孺。 迂拙乖世用,每蕴无穷思。取效非目前,远与千载期。翠柏信良材,成长计功迟。兹晨劚烟雨,移动盈尺姿。清庙严洁地,圣灵会于斯。岂无杞柳辈,不足当阶墀。殷社夙所尚,古制非人为。先师实殷人,植此理固宜。但恐枝干弱,不耐风霜欺。培护苟无失,终见盛大时。三年过人长,十年齐桷榱。百年必合抱,根深柯叶滋。青霄泊鸾凤,厚土蟠蛟螭。岂特傲寒暑,将堪阅兴衰。所托况得所,永免斤斧危。既膺顾盼荣,复与剪伐辞。寥寥百世后,神物相扶持。何必为栋梁,乃见才气施。流光若飞翰,时代易推移。行看好古士,追说种者谁。我生素多病,中岁早孱羸。待为鹤发翁,见女凌云枝。志士用心者,濩落为世嗤。何如群儿巧,插槿纷成篱。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
方孝孺。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曾仲躬见过适遇予出留小诗而去次韵二绝。宋代。陆游。 地僻元无俗客来,蓬门只欲为君开。山横翠黛供诗本,麦卷黄云足酒材。
登澄台远眺。清代。觉罗四明。 登台披素抱,极目惕深衷。鹿耳雄关险,鲲身铁锁崇。汤汤洪浪渺,霭霭白云濛。报国惭才菲,丹诚竭海东。
湖头别墅三首。唐代。贯休。 梨栗鸟啾啾,高歌若自由。人谁知此意,旧业在湖头。饥鼠掀菱壳,新蝉避栗皱。不知江海上,戈甲几时休。桑柘参桐竹,阴阴一径苔。更无他事出,只有衲僧来。堑蚁争生食,窗经卷烧灰。可怜门外路,日日起尘埃。南北如仙境,东西似画图。园飞青啄木,檐挂白蜘蛛。邻叟教修废,牛童与纳租。寄言来往客,不用问荣枯。
偶题。唐代。温庭筠。 微风和暖日鲜明,草色迷人向渭城。吴客卷帘闲不语,楚娥攀树独含情。红垂果蒂樱桃重,黄染花丛蝶粉轻。自恨青楼无近信,不将心事许卿卿。
月夜闻李生弹筝歌。明代。林鸿。 越客本浩荡,秦筝何激扬。浮亭子夜月色古,一曲万籁鸣清商。初闻楚调声激烈,志士报仇思饮血。再闻宫音如扣钟,鲁生揖让何雍容。清和变调有如此,侠客闻之心欲死。银甲弹来更嫣然,金鱼脱却浑轻尔。吾闻锦瑟五十弦,湘灵夜鼓声凄然。遂令帝子剖其半,遗音尚有秦人传。秦音楚调声虽异,今古由来同一致。燕市谁知击筑心,吴门孰识吹箫意。今夜君闻鼓曲声,百杯不醉壮心横。众宾枕藉秋衾冷,独倚高梧看月明。
望江南 其一 四时幽居即景。清代。吕采芝。 江村好,柳眼乍舒青。水涨红桥浮嫩鸭,阴浓绿树听啼莺。游赏及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