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升石城峦,南临旧京甸。流云切高甍,清江展朋宴。
佳丽一以眺,应接殊未倦。鸣丝幽凤吟,劝爵流莺啭。
陶仙耽隐逸,谢公乐游燕。贤谟动朝省,雅量镇时难。
遗业存故壤,形神已飙散。倘无垂代辞,漫灭孰与辩。
虚名讵足惊,短世难把玩。今昔理一轨,何用泪如线。
登石头城怀古。明代。王廷相。 晨升石城峦,南临旧京甸。流云切高甍,清江展朋宴。佳丽一以眺,应接殊未倦。鸣丝幽凤吟,劝爵流莺啭。陶仙耽隐逸,谢公乐游燕。贤谟动朝省,雅量镇时难。遗业存故壤,形神已飙散。倘无垂代辞,漫灭孰与辩。虚名讵足惊,短世难把玩。今昔理一轨,何用泪如线。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
王廷相。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寓斋即事柬述庵七叠前韵。清代。赵文哲。 圆跏无蒲手无锡,结夏何如僧面壁。平生但蓄无弦琴,不爱奇声传霹雳。官斋清绝清似水,一刺不通非有激。林飔吹鬓凉丝丝,花雾侵衣阴幂幂。檐端双鹊晓声乾,帘外一鸠午语寂。苍苔雨后三径封,除却羊求踪孰觅。人到中年感易生,酒垆岂为邻家笛。故园昨寄万里书,情话依然共亲戚。青衫只道泪痕多,战血那知今未涤。多谢加餐劝我勤,惠州饭许东坡吃。华胥闻说胜钧天,假道应从醉乡适。九衢处处有尧樽,酒德谁能使民觌。比来曹事都不知,拄颊西山秋欲滴。相将料理苦吟身,缚裤横刀再临敌。
忆九华。唐代。罗隐。 九华巉崒荫柴扉,长忆前时此息机。黄菊倚风村酒熟,绿蒲低雨钓鱼归。干戈已是三年别,尘土那堪万事违。回首佳期恨多少,夜阑霜露又沾衣。
和刘汉阳浩然亭。宋代。郭祥正。 磴道通绝顶,登临怀弊庐。山云数峰断,江树一行疏。旧史名空在,新亭画不如。自迷姑孰钓,深愧汉阳书。
次韵黄华和同年九日诗十首 其八。元代。耶律楚材。 无知岂真知,无见非真见。遮照玄纵横,机关千万变。虎口几横身,临敌经百战。三折为良医,一交学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