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城萤火夜深飞,带雨中林转细微。腐草馀光皆物化,乘风高举亦天机。
流年过眼催仍急,浮客怀乡叹未归。义范堂前皃女小,绕庭团扇扑帘衣。
夜坐见萤火有怀故园。明代。顾璘。 高城萤火夜深飞,带雨中林转细微。腐草馀光皆物化,乘风高举亦天机。流年过眼催仍急,浮客怀乡叹未归。义范堂前皃女小,绕庭团扇扑帘衣。
顾璘(1476~1545)明代官员、文学家。字华玉,号东桥居士,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寓居上元(今江苏省南京市),有知人鉴。弘治间进士,授广平知县,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少有才名,以诗著称于时,与其同里陈沂、王韦号称“金陵三俊”,后宝应朱应登起,时称“四大家”。著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园诗文稿》等。其曾评注杨士弘《唐音》。 ...
顾璘。 顾璘(1476~1545)明代官员、文学家。字华玉,号东桥居士,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寓居上元(今江苏省南京市),有知人鉴。弘治间进士,授广平知县,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少有才名,以诗著称于时,与其同里陈沂、王韦号称“金陵三俊”,后宝应朱应登起,时称“四大家”。著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园诗文稿》等。其曾评注杨士弘《唐音》。
寄赵孟静。明代。王立道。 一官常卧病,知尔学沈冥。对客称居士,呼儿说道经。支离堪混俗,猿鸟共忘形。为识峨嵋老,年来畏独醒。
赋樊氏茅屋。元代。吴当。 闻君茅屋住樊川,水影山光接几筵。花径约来寻酒伴,柴门系着钓鱼船。晴檐兴在从谁赋,秋树高风只自编。亦有数椽华盖下,杖藜何日白云边。
述菊三。清代。郑孝胥。 秋深气悲天欲霜,荷枯桂落昼始凉。篱根百本叶转盛,吐蕊未破先含芳。园丁辨类若指掌,千百不爽何精详。奇姿异色穷意态,风馨日耀随低昂。浓者非肥澹非瘦,逸者疑狷疏者狂。孤花单枝足谛玩,傲兀不屑脂粉妆。风怀洗尽愈跌宕,如对高士谈沧桑。一春红紫丝管腻,解秽羯鼓殊慨慷。会心庶为知者道,自怪秋气归诗肠。
宜城谒黄叔度墓。清代。郭世嵚。 朝发丽阳驿,暮抵宜城县。风沙浩浩来,下马目犹眩。荒冢何累累,藤萝延以蔓。县令知好古,墓道表黄宪。巍巍道傍碑,洵为多士劝。顾厨与俊及,纷纷皆蒙难。林宗亦幸免,张俭恃逃窜。叔度独汪汪,不登党人传。行藏语颜回,气节振颓汉。大雅今不作,对此殊留恋。向夕道路长,愧无溪毛荐。
代人送常州张卿挂冠。宋代。王令。 清优四皓官,潇洒二疏颜。直道空华发,明时独买山。如闻元老议,尚恐輭轮还。谁是尘埃者,清风合自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