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湖家世浚源长,耕石还余旧德堂。山水烟云环丙舍,琴书冰雪照匡床。
僮亡散佚丹青尽,僧老留存翰墨香。令子文孙工继述,不烦眢井铁函藏。
瞿稼轩挽辞 其四。明代。陈瑚。 昆湖家世浚源长,耕石还余旧德堂。山水烟云环丙舍,琴书冰雪照匡床。僮亡散佚丹青尽,僧老留存翰墨香。令子文孙工继述,不烦眢井铁函藏。
陈瑚(1613—1675)明末清初学者,与同里陆世仪、江士韶、盛敬齐名,被人合称为“太仓四先生”。字言夏,号确庵、无闷道人、七十二潭渔父,尝居江苏太仓小北门外。崇祯十六年(1643)举人。其父邃于经学,家教有法。陈瑚少时与陆世仪等交,论学相辩驳,贯通五经,务为实学。又善横槊、舞剑、弯弓、注矢,其击刺妙天下。清圣祖康熙十四年卒,年六十二岁。其墓葬在直塘镇北二十九都使字圩。卒后门人私谥其为“安道先生”。在光绪年间,邑人曾出资在太仓南门大街西首,建立四先生祠,春秋致祭,以示敬仰。《清史》有传。 ...
陈瑚。 陈瑚(1613—1675)明末清初学者,与同里陆世仪、江士韶、盛敬齐名,被人合称为“太仓四先生”。字言夏,号确庵、无闷道人、七十二潭渔父,尝居江苏太仓小北门外。崇祯十六年(1643)举人。其父邃于经学,家教有法。陈瑚少时与陆世仪等交,论学相辩驳,贯通五经,务为实学。又善横槊、舞剑、弯弓、注矢,其击刺妙天下。清圣祖康熙十四年卒,年六十二岁。其墓葬在直塘镇北二十九都使字圩。卒后门人私谥其为“安道先生”。在光绪年间,邑人曾出资在太仓南门大街西首,建立四先生祠,春秋致祭,以示敬仰。《清史》有传。
于鳞返济南追之不及作。明代。王世贞。 看君匹练出吴阊,忽尔双旌指济阳。长河不散真人紫,落日时怜我马黄。欲取延津为海色,还愁太岱压秋霜。登龙回坂皆吾事,踯躅孤城泪万行。
八声甘州 次钱思复怀钱塘旧游韵。元代。邵亨贞。 叹前朝、胜地正离离,荒草不胜春。纵湖山尚好,泉乾虎迹,井閟龙鳞。多少王侯第宅,游赏太平身。车马经行处,锦绣纷纭。梦里曲江宫殿,自长安日远,深锁愁云。念墙头杨柳,憔悴向谁颦。又东风、鸟啼花落,黯黄昏、胡骑满城尘。当时事、不堪回首,重问陈人。
寿薛同庵七十。明代。邵宝。 草堂风雨昼,嘉客且醇醪。老去心犹壮,狂来兴转高。酒杯宽处放,诗客醉时豪。昨夜悬明镜,青青照鬓毛。
初夏北窗。宋代。陆游。 作墨无声紫玉池,年光又入放翁诗。风和柳岸吹绵後,雨足瓜畦引蔓时。病酒相如无奈渴,清言叔宝不胜羸。此生岂复功名事,付与城头画角悲。
许倅索和篇复次前韵。宋代。吴芾。 十分春色在隣家,我独伤心感物华。君若此时辞痛饮,也应辜负后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