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不耐久,逢春发其华。冉冉去春光,飞雪落残霞。
莫怨春无情,汝自开还落。莫怨风狂吹,汝自浮且薄。
太华有长松,郁郁干青霄。羡汝不改心,岁寒尚未凋。
愿君学长松,慎勿学桃李。用此古人言,遍告诸君子。
托名抚松处士赠栎社诸君子。明代。陈瑚。 桃李不耐久,逢春发其华。冉冉去春光,飞雪落残霞。莫怨春无情,汝自开还落。莫怨风狂吹,汝自浮且薄。太华有长松,郁郁干青霄。羡汝不改心,岁寒尚未凋。愿君学长松,慎勿学桃李。用此古人言,遍告诸君子。
陈瑚(1613—1675)明末清初学者,与同里陆世仪、江士韶、盛敬齐名,被人合称为“太仓四先生”。字言夏,号确庵、无闷道人、七十二潭渔父,尝居江苏太仓小北门外。崇祯十六年(1643)举人。其父邃于经学,家教有法。陈瑚少时与陆世仪等交,论学相辩驳,贯通五经,务为实学。又善横槊、舞剑、弯弓、注矢,其击刺妙天下。清圣祖康熙十四年卒,年六十二岁。其墓葬在直塘镇北二十九都使字圩。卒后门人私谥其为“安道先生”。在光绪年间,邑人曾出资在太仓南门大街西首,建立四先生祠,春秋致祭,以示敬仰。《清史》有传。 ...
陈瑚。 陈瑚(1613—1675)明末清初学者,与同里陆世仪、江士韶、盛敬齐名,被人合称为“太仓四先生”。字言夏,号确庵、无闷道人、七十二潭渔父,尝居江苏太仓小北门外。崇祯十六年(1643)举人。其父邃于经学,家教有法。陈瑚少时与陆世仪等交,论学相辩驳,贯通五经,务为实学。又善横槊、舞剑、弯弓、注矢,其击刺妙天下。清圣祖康熙十四年卒,年六十二岁。其墓葬在直塘镇北二十九都使字圩。卒后门人私谥其为“安道先生”。在光绪年间,邑人曾出资在太仓南门大街西首,建立四先生祠,春秋致祭,以示敬仰。《清史》有传。
人间道眼留真妙,雪令相看一果严。万里江山无色界,一团天地水晶盐。
梅花野店藏诗句,羸马西山阁帽檐。往日独思朱仲晦,朗吟飞下祝融尖。
东坡雪诗善用险韵王介甫赵昌谷诸老和之皆以为不可及余因其言遂戏和之 其二。明代。庄昶。 人间道眼留真妙,雪令相看一果严。万里江山无色界,一团天地水晶盐。梅花野店藏诗句,羸马西山阁帽檐。往日独思朱仲晦,朗吟飞下祝融尖。
赠太子太傅康靖李公挽歌词二首。宋代。司马光。 齿簿去悠悠,西效乱叶秋。旐翻寒日薄,笳咽断云悉。吊客门飞鹤,佳城山卧牛。灵车今不返,洧水日东流。
浪淘沙慢。近现代。丁宁。 夜堂静,霜明露槛,砌响风叶。哀柝敲寒未歇,残灯弄影欲灭。又肠断伶俜窥户月,似琼匣、鸾镜初缺。漫屈指浮沈廿年事。幽怀万千迭。凄绝,此情更向谁说。剩倚竹清愁飘蓬感,惘惘难自决。知泪也无多,和恨偏咽。倦魂暗结。寻旧吟,却化西园枯蝶。的皪钗莲珊瑚玦,繁华散、幻尘尽撇。逝波促、行人归意切。听长漏,一刻三冬。怎怨得,朝来两鬓飞轻雪。
瓶中淮阳红牡丹落尽有叹三首。宋代。杨万里。 眼中姚魏过匆匆,只有淮阳打底红。杜宇一声花睡醒,却教老子怨东风。
和人韵。宋代。辛弃疾。 老来筋力上山迟,过眼风光自崛奇。拟放狂歌花已笑,正羞短发雪偏垂。谿山能破几緉屐,风雨连催十二时。且锁君诗怕飞去,从人唤我虎头痴。
下马东山路。恍临风、周情孔思,悠然千古。寂寞东家丘何在,缥缈危亭小鲁。试重上、岩岩高处。更忆公归西悲日,正濛濛、陌上多零雨。嗟费却,几章句。谢安雅志还成趣。记风流、中年怀抱,长携歌舞。政尔良难君臣事,晚听秦筝声苦。快满眼、松篁千亩。把似渠垂功名泪,算何如、且作溪山主。双白鸟,又飞去。
贺新郎·下马东山路。宋代。辛弃疾。 下马东山路。恍临风、周情孔思,悠然千古。寂寞东家丘何在,缥缈危亭小鲁。试重上、岩岩高处。更忆公归西悲日,正濛濛、陌上多零雨。嗟费却,几章句。谢安雅志还成趣。记风流、中年怀抱,长携歌舞。政尔良难君臣事,晚听秦筝声苦。快满眼、松篁千亩。把似渠垂功名泪,算何如、且作溪山主。双白鸟,又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