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奏繁弦玉殿清,风传曲度禁林明。
君王听乐梨园暖,翻到云门第几声。
花咽娇莺玉漱泉,名高半在御筵前。
汉王欲助人间乐,从遣新声坠九天。
听李凭弹箜篌二首。唐代。杨巨源。 听奏繁弦玉殿清,风传曲度禁林明。君王听乐梨园暖,翻到云门第几声。花咽娇莺玉漱泉,名高半在御筵前。汉王欲助人间乐,从遣新声坠九天。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
杨巨源。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天仙子二首 其二。清代。史承谦。 水面娇红相并倚,轻舟小泊斜阳里。暮鸦零乱报秋寒,罗幔底,吹不已,渐渐鲤鱼风色起。
金华史学录回永嘉雁荡。元代。金涓。 青衫洗尽泮宫尘,三载琴书又问津。海阔正怜鸿去远,山深须遣雁来频。沈郎风月诗俱瘦,谢老池塘草自春。莫笑广文官独冷,长安一日看花人。
菩萨蛮 闺情。清代。吴绡。 开到蔷薇花事了。双蛾翠叠愁难扫。楼外是天涯。红尘去路赊。不禁春梦乱。消息经年断。绣带几围宽。熏炉愁夜阑。
次迟韵示陈天倪秀才侄孙元老主簿。宋代。苏辙。 茅檐有佳客,肃肃清风兴。吾孙成均来,左右皆良朋。为怜众兄弟,将冠未有称。条枚失熂燎,中林化薪蒸。老夫方苦贫,不办酒如渑。夏田已失麦,种豆喜多蝇。何以待君子,箪瓢容一升。君来岂非误,门庭冷如冰。
诗。唐代。张怀瓘。 向展右背,长伸左足。峻角一支,潜虚半腹。已放则留,无垂不缩。分若抵背,合还并目。似侧映斜,似斜附曲。覃精一字,工归自得。盈虚统视联行,妙在相承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