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
陈陶。 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送张达道还山。宋代。赵璩。 賸借红尘一日閒,有劳妙语彻幽关。岂知隐几如南郭,也愧移文向北山。有意清风怜我在,无心孤月伴君还。三茅若问今消息,为报逍遥天地间。
四月十三日晓梦入试枕上口占。宋代。苏泂。 百花开尽蝶蜂去,绕屋团团杏叶阴。除却平生我与我,世上谁人谁此心。
送吴宗师南祀归二首 其二。元代。邓文原。 草木南薰候,神仙上界官。平生修月斧,万里御风翰。江雨鸣星剑,凉空忆露盘。白鸥秋水外,相与醉凭阑。
闻上江消息二首 其一。明代。陶安。 义旗西指鄂,不战沛仁恩。拓地荆襄汉,降王祖子孙。米盐通泽国,图籍会辕门。全据长江险,京陵势愈尊。
悠悠万里行。宋代。释文珦。 悠悠万里行,河畔草青青。青草有衰歇,远行无期程。秦既灭六国,驱民筑长城。长城三千里,将以艰胡兵。城边沙水寒,饮马马悲鸣。筑夫困久役,谁无乡土情。父母念孝养,室家叹孤{儇亻换女}。万一死於筑,白骨空支撑。膏血脂草莽,魂魄亦飘零。苦哉筑城人,举杵无乐声。仁守国自固,不仁祸期宏。祖龙不知此,纵暴劳苍生。高明鬼瞰室,天道常恶盈。长城徒高高,不救秦祚倾。岂若唐虞君。长衣燕泰宁。至德亘万古,巍巍不可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