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然几竿竹,密密茂成林。半室生清兴,一窗馀午阴。
俗物不到眼,好书还上心。底事忘羁旅,此君同此襟。
竹。唐代。杨炯。 森然几竿竹,密密茂成林。半室生清兴,一窗馀午阴。俗物不到眼,好书还上心。底事忘羁旅,此君同此襟。
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
杨炯。 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重答和永叔。宋代。梅尧臣。 我家唯有一团月,挂在飕飕草屋东。玉兔已为公取玩,更休窥望桂丛中。
题昭应王明府溪亭。唐代。赵嘏。 靖节何须彭泽逢,菊洲松岛水悠溶。行人自折门前柳,高鸟不离溪畔峰。晓渭度檐帆的的,晚原含雨树重重。轩车过尽无公事,枕上一声长乐钟。
如梦令(酴醿·金沙同架)。宋代。史浩。 小院春风不老。鹊碧霓裳缥缈。雪脸间朱颜,各自一般轻妙。忒掉。忒掉。真个一双两好。
罗浮山下黄茅村,苏仙仙去馀诗魂。梅花自入三叠曲,至今不受蛮烟昏。
佳名一旦异凡木,绝艳千古高名园。却怜冰质不自暖,虽有步障难为温。
与诸人用东坡韵共赋梅花适得元履书有怀其人因复赋此以寄意焉。宋代。朱熹。 罗浮山下黄茅村,苏仙仙去馀诗魂。梅花自入三叠曲,至今不受蛮烟昏。佳名一旦异凡木,绝艳千古高名园。却怜冰质不自暖,虽有步障难为温。羞同桃李媚春色,敢与葵藿争朝暾。归来只有脩竹伴,寂历自掩疏篱门。亦知真意还有在,未觉浩气终难言。一杯劝汝吾不浅,要汝共保山林樽。
咏史上·宣帝。宋代。陈普。 不将法律作春秋,安得河南数国囚。莫道汉家杂王霸,十分商鞅半分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