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梦江南逐去潮,却从乌石话金焦。战场极目涛犹怒,时事填膺酒易消。
三径蓬蒿容仲蔚,满山藜藿待宽饶。日华转眼开春殿,天上风珂想早朝。
漱兰年丈来主闽试喜晤感赋。清代。陈宝琛。 别梦江南逐去潮,却从乌石话金焦。战场极目涛犹怒,时事填膺酒易消。三径蓬蒿容仲蔚,满山藜藿待宽饶。日华转眼开春殿,天上风珂想早朝。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
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过鎗竿岭二首 其一。元代。周伯琦。 风雨过鎗竿,升高不惮难。黑云侵帽湿,碧树拂衣寒。孤庙依危壁,飞泉走激湍。茅檐梦初熟,笑我据征鞍。
百忧行。明代。郑善夫。 自我结束出门时,正值世路多艰危。匪才被蒙主司录,壮图恐负平生期。刑臣干纪作厉阶,此辈乘势为狐狸。朝中衣冠死桎梏,意外括索空茅茨。君门万里不可测,虎豹九关那得窥。所以流殃遍海岱,使我积愤齐峨嵋。一时安化起作孽,敢睨神器宁无词。山东铁骑皆王臣,亦忍弄兵于潢池。高祖社稷岂易改,孝宗惠爱无孑遗。所赖天子开神聪,大加显诛不复疑。继是诸贤出补葺,至今万姓犹疮痍。朔方三边屡入境,桂林群獠长劳师。意者蛮貊本梗化,虽在平世亦若斯。荆巴乃是荒服内,五载恃险夫何为。要之三将爱生事,民瘼肯与朝廷知。遂令赤子化魑魅,乳臭小儿尽绯衣。况闻村落吏捉人,比并只为供军需。去年华林覆大众,今年桃源杀偏裨。乃者狼兵岂得已,所过惨于熊与罴。四方郡邑所召募,纪律不一皆逃归。以此公私厌金革,庙议复欲为羁縻。安得一下罪己诏,民得粒食莫为非。
徐洪二公再和二诗余亦随喜。宋代。刘克庄。 松风地籁瀑天绅,下有苔矶著老身。僵卧从教茅屋破,放歌不犯玉台新。陶元亮可羲皇上,管幼安非汉魏人。酒禁近来开一线,霜天便觉满怀春。
和合浦庾司训读书韵。唐代。王翰。 道统相传只一心,圣心日月本来明。舞仪灵凤箫韶奏,告锡玄圭水土平。礼乐夔龙千古盛,勋庸周召万人英。自从尼父删修后,不识河汾续得成。
小妇吟。唐代。卢仝。 小妇欲入门,隈门匀红妆。大妇出门迎,正顿罗衣裳。门边两相见,笑乐不可当。夫子于傍聊断肠,小妇哆et上高堂。开玉匣,取琴张。陈金罍,酌满觞。愿言两相乐,永与同心事我郎。夫子于傍剩欲狂。珠帘风度百花香,翠帐云屏白玉床。啼鸟休啼花莫笑,女英新喜得娥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