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山每结庐,两奥此一旷。檐摩绝顶云,栏俯隔江嶂。
来薰带野绿,上月挟溟涨。松涛下方作,岩壁左右障。
凉燠俱有宜,昏旦各殊状。永怀独寤宿,失笑总幻妄。
君诗猥见及,吾阁幸无恙。遥知倚杵忧,尽人凭阑望。
石泉细自滴,瓯茗冽可饷。不似涧瀑喧,试枕百尺上。
寄和石遗登海天阁诗。清代。陈宝琛。 爱山每结庐,两奥此一旷。檐摩绝顶云,栏俯隔江嶂。来薰带野绿,上月挟溟涨。松涛下方作,岩壁左右障。凉燠俱有宜,昏旦各殊状。永怀独寤宿,失笑总幻妄。君诗猥见及,吾阁幸无恙。遥知倚杵忧,尽人凭阑望。石泉细自滴,瓯茗冽可饷。不似涧瀑喧,试枕百尺上。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
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千忍亭诗书付孙润先刻石。明代。湛若水。 昨霄有好言,喜我润孙贤。公艺百忍字,吾且至千焉。鸿炉煅顽铁,千炼千精坚。自兹化有容,习惯成自然。犹闻忍禅师,引虫齧其肩。忘己不有身,何物横吾前。镵石告后裔,遵此无尤愆。
次韵话别。宋代。方岳。 一雨桐江滑,佳哉月一篷。归犹惭怨鹤,悔不蚤冥鸿。涉世书无用,寻山酒有功。诸人如见问,贫耳却非穷。
西园晚涉。明代。华仲亨。 为厌区中扰,而今物外情。日暄梅动色,风细竹无声。瘦石扶云立,疏杨傍水生。高楼供远眺,诗思陡然清。
烛光频见跋,笑语尚馀喧。小作平原约,如高靖郭门。
山城悬宿梦,泽畔慰吟魂。莫以归与叹,前期更可论。
端午前一日同马子龙寓家珶赤兄拳曜轩吴尔景载酒过访邓行玉梁苑郎适至赋得二首 其二。明代。陈邦彦。 烛光频见跋,笑语尚馀喧。小作平原约,如高靖郭门。山城悬宿梦,泽畔慰吟魂。莫以归与叹,前期更可论。
投孟郊。唐代。贾岛。 月中有孤芳,天下聆薰风。江南有高唱,海北初来通。容飘清冷馀,自蕴襟抱中。止息乃流溢,推寻却冥濛。我知雪山子,谒彼偈句空。必竟获所实,尔焉遂深衷。录之孤灯前,犹恨百首终。一吟动狂机,万疾辞顽躬。生平面未交,永夕梦辄同。叙诘谁君师,讵言无吾宗。余求履其迹,君曰可但攻。啜波肠易饱,揖险神难从。前岁曾入洛,差池阻从龙。萍家复从赵,云思长萦萦。嵩海每可诣,长途追再穷。原倾肺肠事,尽入焦梧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