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飞不到空,露湿翠微宫。鹤影石桥月,箫声松殿风。
绿毛辞世女,白发入壶翁。借问烧丹处,桃花几遍红。
宿玉箫宫。唐代。储嗣宗。 尘飞不到空,露湿翠微宫。鹤影石桥月,箫声松殿风。绿毛辞世女,白发入壶翁。借问烧丹处,桃花几遍红。
储嗣宗,唐诗人。储光羲曾孙。润州延陵(今丹阳)人,郡望兖州(今属山东)。宣宗大中十三年(859)登进士第,曾任校书郎。到过北方边塞,有《随边使过五原》诗,与顾非熊、顾陶友善。崇仰王维,受王维、储光羲影响,善写山林幽景,多发尘外之思,缺乏社会内容。元辛文房谓其为诗“苦思梦索,所谓逐句留心,每字著意,悠然皆尘外之想”,并称颂其“片水明在野,万华深见人”,“蝉鸣月中树,风落客前花”等警句为“皆区区所当避舍者也”。但艺术成就远不及王、储。《全唐诗》录存其诗四十首,编为一卷。《全唐诗外编》补诗一首。《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有诗集一卷。 ...
储嗣宗。 储嗣宗,唐诗人。储光羲曾孙。润州延陵(今丹阳)人,郡望兖州(今属山东)。宣宗大中十三年(859)登进士第,曾任校书郎。到过北方边塞,有《随边使过五原》诗,与顾非熊、顾陶友善。崇仰王维,受王维、储光羲影响,善写山林幽景,多发尘外之思,缺乏社会内容。元辛文房谓其为诗“苦思梦索,所谓逐句留心,每字著意,悠然皆尘外之想”,并称颂其“片水明在野,万华深见人”,“蝉鸣月中树,风落客前花”等警句为“皆区区所当避舍者也”。但艺术成就远不及王、储。《全唐诗》录存其诗四十首,编为一卷。《全唐诗外编》补诗一首。《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有诗集一卷。
满江红 乙未西湖作。。冒广生。 眼底河山,一半是,宋家陈迹。斜阳外,断桥衰柳,湖光如雪。竖子何知南渡恨,才人空拟西施洁。听冬青树底秭归啼,犹凝血。披香殿,镫光灭。宜春院,笙歌歇。便平章宅里,也无秋蟋。宰相本来长乐老,诸军莫唱无家别。把前朝旧事付沧桑,书空咄。
史记三十六首 其十九 王蠋。明代。郑学醇。 呜咽歌中薤露晞,田横宾客世间稀。可怜王蠋捐生日,七十馀城只布衣。
南野。元代。廖大圭。 高楼对青山,美人在南城。不知市尘中,白日车马声。人楼两相高,上与云月并。手持古书坐,澹澹香烟生。岂必逃林莽,猿鹤乃可盟。彼哉宅幽昩,何得居高明。薰风袭太和,天池挹至清。归休广莫地,优游观八弦。兹怀复谁识,时以野自名。
久雨喜晴秋凉夜坐有怀。清代。梅宝璐。 积雨兼旬喜乍晴,碧天如洗透秋清。杜陵托兴诗多感,宋玉增悲赋易成。红树青山怀旧约,药炉经卷伴余生。故人消息飞鸿远,兀坐中宵对月明。
摸鱼儿 菱。清代。杜文澜。 占莼乡、绿莹柔玉,一绳界断秋水。瓜皮艇小穿波稳,采采湿衣空翠。凉影碎。听隔浦清歌,惊破鸳鸯睡。堆盘更美。笑瘦削鞋尖,斜攲巾角,闲供雪瓷醉。任多刺。清胜莲房芡米。折腰情味如此。灵池漫道浮根弱,红紫未粘泥滓。怀古里。记趁晓南湖,船聚人喧市。西风又起。怅桂棹归迟,菰塘路冷,梦绕碧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