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临古道,道上石成尘。自有沧浪峡,谁为无事人。
沧浪峡(一作储光羲诗)。唐代。储嗣宗。 沧浪临古道,道上石成尘。自有沧浪峡,谁为无事人。
储嗣宗,唐诗人。储光羲曾孙。润州延陵(今丹阳)人,郡望兖州(今属山东)。宣宗大中十三年(859)登进士第,曾任校书郎。到过北方边塞,有《随边使过五原》诗,与顾非熊、顾陶友善。崇仰王维,受王维、储光羲影响,善写山林幽景,多发尘外之思,缺乏社会内容。元辛文房谓其为诗“苦思梦索,所谓逐句留心,每字著意,悠然皆尘外之想”,并称颂其“片水明在野,万华深见人”,“蝉鸣月中树,风落客前花”等警句为“皆区区所当避舍者也”。但艺术成就远不及王、储。《全唐诗》录存其诗四十首,编为一卷。《全唐诗外编》补诗一首。《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有诗集一卷。 ...
储嗣宗。 储嗣宗,唐诗人。储光羲曾孙。润州延陵(今丹阳)人,郡望兖州(今属山东)。宣宗大中十三年(859)登进士第,曾任校书郎。到过北方边塞,有《随边使过五原》诗,与顾非熊、顾陶友善。崇仰王维,受王维、储光羲影响,善写山林幽景,多发尘外之思,缺乏社会内容。元辛文房谓其为诗“苦思梦索,所谓逐句留心,每字著意,悠然皆尘外之想”,并称颂其“片水明在野,万华深见人”,“蝉鸣月中树,风落客前花”等警句为“皆区区所当避舍者也”。但艺术成就远不及王、储。《全唐诗》录存其诗四十首,编为一卷。《全唐诗外编》补诗一首。《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有诗集一卷。
建溪即景。明代。魏时敏。 山春云漠漠,溪晚雨霏霏。投驿经村店,防滩识钓矶。客情随路远,乡念去人稀。寂莫芳林下,渔郎摘笋归。
兵乱后自嬄杂诗 其五。宋代。吕本中。 碣石豺狼种,长驱出不虞。是谁遗此贼,故使乱中都。官府室如磬,人家锥也无。有司少恩惠,何忍复追呼。
赋王唐卿庐山所得灵壁石。宋代。张孝祥。 湘江竹深韶不传,后夔神禹飞上天。泗滨之磬无人编,帝敕此宝沦深渊。于乎不知几千年,奇形异质鬼所镌。青虬赤虎遭缚缠,蹙筋怒爪身挛拳。自从胡尘障中原,神物变化随霏烟。金声玉振义不辱,六丁徙置康庐巅。灵台星官未知处,但怪宝气干霄躔。王郎斋居敷浅原,饮水泣血天所怜。空山无人下群仙,似梦非梦或告旃。扪萝独上果有得,失喜而惧心茫然。百夫挽取自包裹,解衣更买蛮儿毡。缄扃不肯乡人说,知我好古容观瞻。焚香再拜娄叹息,安得致之天子前。安得致之天子前,明堂郊丘备宫县。调和正声荐上帝,箫勺群慝收戈鋋。朝廷清明用耆哲,一律四海归陶甄。凤皇来仪兽率舞,复古却到虞韶边。是时赋公笔如椽,襞笺为草登歌篇。
归乡二首 其二。宋代。姜特立。 五十馀年别故山,今朝底事挈家还。老来报本思宗祖,不为豪夸里巷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