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藜寻晚巷,炙背近墙暄。人见幽居僻,吾知拙养尊。
朝廷问府主,耕稼学山村。归翼飞栖定,寒灯亦闭门。
晚。唐代。杜甫。 杖藜寻晚巷,炙背近墙暄。人见幽居僻,吾知拙养尊。朝廷问府主,耕稼学山村。归翼飞栖定,寒灯亦闭门。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汶上县作。明代。湛若水。 沿流及汶上,问是古中都。宣尼有流化,男女别行途。有堂表思圣,遗准存圣模。治者平偏党,学以平卑高。扩之遂相鲁,东周其庶乎。水也未升堂,入室安可图。寄语都人士,希圣无自诬。
次上都崇真宫呈同游诸君子。元代。乃贤。 鸡鸣涉滦水,惨淡望沙漠。穹庐在中野,草际大星落。风高班马嘶,露下貂裘薄。晨霞发海峤,旭日照城郭。嵯峨五色云,下覆丹凤阁。琳宫多良彦,休驾得栖泊。清樽置美酒,展席共欢酌。弹琴发幽怀,击筑咏新作。生时属承平,幸此帝乡乐。愿言崇令德,相期保天爵。
某往岁侍大人守丹阳粗知此郡之盛复戏成小诗呈子高。宋代。刘敞。 自古佳丽地,到今风物奇。群山尽回抱,绿水止逶迤。事体存都会,繁华盛昔时。秋声雄鼓角,晓色乱旌旗。楼观浑飞动,林峦互蔽亏。子鹅留客饮,白纻送歌词。太守贵如此,郎官清可知。虚投射堂策,深恨著鞭迟。
谢平川耆民钟尚义寄鲊 其二。明代。唐文凤。 真情不减孟宗寄,廉誉何须羊续悬。萍雨荷风生酒兴,夜阑飞梦到平川。
张君得诗属书于扇而索观他作再答一首。清代。范当世。 我作诗歌聊自讴,纵有闲官不肯投。张君贶深一微答,爱之欲与此扇留。百年已作秋风客,一语温存不自由。可惜著书人取去,暂时无物应公求。
次韵学士重阳雪中见招不赴前后十六首。宋代。洪皓。 咫尺书来弗获陈,深虞璺鼓祃於神。行人久执缘何罪,凡伯还归为弗宾。聘鲁未能希季札,奔齐安敢效先辛。或行或止关天命,岂是臧仓沮子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