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莲荷不自开,山中流水偶然来。
若言聚散定由我,未是回时那得回。
将出宜丰寺留题山房。唐代。灵一。 池上莲荷不自开,山中流水偶然来。若言聚散定由我,未是回时那得回。
灵一[唐](约公元七六四年前后在世)姓吴氏,人称一公,广陵人。(唐才子传作剡中人。此从全唐诗)生卒年均不详,约唐代宗广德中前后在世。童子出家。初隐麻源第三谷中,结茆读书。后居若耶溪云门寺,从学者四方而至。又曾居余杭宜丰寺。禅诵之余,辄赋诗歌。与朱放、强继、皇甫冉兄弟、灵澈为诗友,酬倡不绝。后终于岑山。云一著有诗集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灵一。 灵一[唐](约公元七六四年前后在世)姓吴氏,人称一公,广陵人。(唐才子传作剡中人。此从全唐诗)生卒年均不详,约唐代宗广德中前后在世。童子出家。初隐麻源第三谷中,结茆读书。后居若耶溪云门寺,从学者四方而至。又曾居余杭宜丰寺。禅诵之余,辄赋诗歌。与朱放、强继、皇甫冉兄弟、灵澈为诗友,酬倡不绝。后终于岑山。云一著有诗集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锡杖歌,送明楚上人归佛川(一作权德舆诗)。唐代。皇甫曾。 上人远自西天至,头陀行遍南朝寺。口翻贝叶古字经,手持金策声泠泠。护法护身惟振锡,石濑云溪深寂寂。乍来松径风露寒,遥映霜天月成魄。后夜空山禅诵时,寥寥挂在枯树枝。真法尝传心不住,东西南北随缘路。佛川此去何时回,应真莫便游天台。
次洪景伯韵 其三。宋代。曾惇。 新诗清如玉壶冰,一读为破旅愁凝。正怀狂客贺秘监,忽见高人王右丞。坐忘仙去境尚在,广文骨冷呼不应。其谁洗涤怀古恨,别乘博物如何曾。
入七里泷 其一。清代。钱载。 雪滩雾初豁,风利已临泷。连山夹岸去,中有碧玉江。山根互开阖,江势随之撞。纤纤被岸草,安知非蓠茳。人行出鸟道,我饭依鱼矼。弱烟炊不起,响绝前村厖。
餈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宋代。苏轼。 月地云阶漫一樽,玉奴终不负东昏。临春结绮荒荆棘,谁信幽香是返魂。
烛影摇红 黄叶和赵尧生。清代。张慎仪。 几日沉阴,疏林残叶寒成阵。蝉鸣鸦点不胜秋,秋色和烟暝。片片斜斜整整。借西下、颓阳绘影。风摇不定,渐起商声,凭阑试听。凋尽苍颜,江南旧梦今初醒。小园寂历饱新霜,又蓼疏葵冷。衬出十分幽景。好料量、擅炉荈鼎。更携笔砚,小坐林间,著书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