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犹故险水犹奔,无复前年溅泪痕。
自是人心随境别,橹声帆色尽君恩。
遇赦北归。宋代。晁补之。 山犹故险水犹奔,无复前年溅泪痕。自是人心随境别,橹声帆色尽君恩。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移官巴陵行有日矣书呈唐德舆程士和梁和仲于。宋代。赵蕃。 问认书能数,飘流见愈亲。通家如弟数,受赐亦州民。渺莽重湖路,羁栖一病身。欲行行未得,风雨况频频。
除凤州教授非所欲也作此自宽。宋代。唐庚。 人生才食顷,何处分好弱。刑狱即道场,筦库有真乐。故纸终日翻,毛锥几年阁。百函无力致,诸公谁说著。今承学校乏,颇讶名字错。宿业岂无恋,得冶不敢跃。骨肉远难俱,囊装贫易缚。师儒要好手,老大良非脚。戛尽识羹空,抽穷知茧薄。后生端所畏,人材若为作。岂唯嘲孝先,更恐困有若。行路固知难,得地幸不恶。柳拖千丈丝,山集五色雀。绛纱谅无有,苜蓿聊可嚼。况闻豆积岭,中有不死药。
记玄都、看花君子,一生恨奈何许。青云紫陌悠悠者,几个玉人成土。今在否。但四海九州,屈指从头疏。吾年空负。看射虎南山,遭逢醉尉,何须饮田父。
神清梦,也是堂堂欧府。此中无破头虑。种槐不隔鞭蛆恶,更祝二郎儿做。苍苍古。漫年又一年,老却南公楚。池塘春暮。笑步步呜蛙,看成两部,正似未忘鼓。
摸鱼儿(和谢李同年)。宋代。刘辰翁。 记玄都、看花君子,一生恨奈何许。青云紫陌悠悠者,几个玉人成土。今在否。但四海九州,屈指从头疏。吾年空负。看射虎南山,遭逢醉尉,何须饮田父。神清梦,也是堂堂欧府。此中无破头虑。种槐不隔鞭蛆恶,更祝二郎儿做。苍苍古。漫年又一年,老却南公楚。池塘春暮。笑步步呜蛙,看成两部,正似未忘鼓。
题竹赠弋阳令。明代。杨荣。 谁种扶疏一两竿,晴梢袅袅舞青鸾。西风忽送潇湘雨,散作琴堂九夏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