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鼓冬冬下泗州,却瞻金塔在中流。
帆开朝日初生处,船转春山欲尽头。
赴广陵道中三首。宋代。晁补之。 急鼓冬冬下泗州,却瞻金塔在中流。帆开朝日初生处,船转春山欲尽头。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戊辰岁除前五日作新岁八十有五矣。宋代。陆游。 灰深火可宿,炷小灯耐久,长流故不腐,易成必速朽。我昔游青城,闻道巢居叟;躬行虽不力,年少过九九。固知适天幸,自养亦差厚。传家六儿子,其四今皓首。宁闻涧底松,郁郁慕蒲柳?
南宫笔势见翩翩,固也平生意岂然。不伐子甘为孟后,虚名吾自愧卢前。
杏花燕市春随马,枫叶钱塘夜泊船。旧日和凝今老矣,登庸衣钵尚须传。
送杨尚絅杨名甫毛贞甫陆全卿四进士归省 其二 名甫。明代。王鏊。 南宫笔势见翩翩,固也平生意岂然。不伐子甘为孟后,虚名吾自愧卢前。杏花燕市春随马,枫叶钱塘夜泊船。旧日和凝今老矣,登庸衣钵尚须传。
送韦提学致仕还家二首 其一。明代。黄仲昭。 诸生沾化雨,临别思茫茫。经济违初志,莼鲈忆故乡。琴随孤鹤去,鸿共片云翔。一笑忘言处,还家菊正黄。
佳景留心惯。况少年彼此,风情非浅。有笙歌巷陌,绮罗庭院。倾城巧笑如花面。恣雅态、明眸回美盼。同心绾。算国艳仙材,翻恨相逢晚。
缱绻。洞房悄悄,绣被重重,夜永欢余,共有海约山盟,记得翠云偷翦。和鸣彩凤于飞燕。间柳径花阴携手遍。情眷恋。向其间、密约轻怜事何限。忍聚散。况已结深深愿。愿人间天上,暮云朝雨长相见。
洞仙歌(中吕调)。宋代。柳永。 佳景留心惯。况少年彼此,风情非浅。有笙歌巷陌,绮罗庭院。倾城巧笑如花面。恣雅态、明眸回美盼。同心绾。算国艳仙材,翻恨相逢晚。缱绻。洞房悄悄,绣被重重,夜永欢余,共有海约山盟,记得翠云偷翦。和鸣彩凤于飞燕。间柳径花阴携手遍。情眷恋。向其间、密约轻怜事何限。忍聚散。况已结深深愿。愿人间天上,暮云朝雨长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