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城孤绝处,犹指玉钩亭。
凉月遍宜上,江南山更青。
祷雨宿九曲池上三首。宋代。晁补之。 荒城孤绝处,犹指玉钩亭。凉月遍宜上,江南山更青。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秋江晚眺图为曹宪副廷彰题。明代。童轩。 金门画史小李徒,何年写此秋江图。斜阳杳杳下林杪,隔岸几点青山孤。时当深秋八九月,红叶似锦烟中铺。清霜萧萧悴高柳,浅水猎猎涵疏蒲。茅亭一个傍山麓,人迹不到堆寒芜。就中岂无高尚者,皓首甘作林泉枯。江头二客久不去,气岸颇似黄与苏。抱琴何处觅知己,矫首眺望仍踟蹰。矶边舴艋差可渡,似欲放浪为欢娱。水清沙白秋正肃,佳趣彷佛君山湖。断霞留影带残雨,连雁欲下相惊呼。前村有酒可剩酤,亦有巨口淞江鲈。江山若此岂易得,览胜不来空负吾。望中疑是尚书宅,青红楼阁相萦纡。书声隐隐起林壑,剑气烨烨腾天衢。年登百顷刈云子,岁晚千头收木奴。地灵岂徒富物产,人才项背无时无。凤池乌府相照耀,山川钟秀信不诬。君家世业有如此,辋川赤壁焉能逾。何时许我载轻舸,与君汗漫直上寻蓬壶。
齐天乐五十首 其三十八。清代。端木埰。 一从雅豳陈民事,天工也垂星彩。稼始牵牛,衣成织女,光照银河两界。秋新候改,正嘉谷初登,授衣将届。春耗秋梭,岁功于此隐交代。神灵焉有配偶,藉唐宫夜语,诬蔑真宰。附会星期,描抚月夕,比作人间欢爱。机窗泪洒,又十万天钱,要偿婚债。绮语文人,忏除休更待。
题资福院平绿轩 其一。宋代。莫柯。 深林閟嘉趣,门径惬幽居。野色通荒阜,津梁动碧虚。日边山隐隐,烟外竹疏疏。徙倚怡双目,白云知故庐。
约幼元访彭广文寓。明代。张元凯。 月落初闻长乐钟,车如流水马如龙。寂寥谁识扬雄宅,载酒同君一过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