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盛郁蒸,代北纷霰雪。
卞生无出游,何以得此刖。
一朝有天运,春华未萎绝。
吾犹托雄鸠,而彼固不拙。
感遇十首次韵和黄著作鲁直以将穷山海迹胜绝。宋代。晁补之。 江南盛郁蒸,代北纷霰雪。卞生无出游,何以得此刖。一朝有天运,春华未萎绝。吾犹托雄鸠,而彼固不拙。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读史七首之四 其三。近现代。林庚白。 党论舟中敌,纵横媚宠多。眼穿回纥马,泪尽洛阳驼。仆射元规麈,将军越石戈。高光灵爽在,长护汉山河。
种松。元代。刘因。 万牛来丘山,大厦高崔嵬。当年谁苦辛,遗此千岁材。手持百松子,与之俱倾颓。殷勤嘱造物,为护荒山隈。今来见毫末,喜溢苍烟堆。十年望根立,百年排风雷。自此千万年,再见明堂开。东家十年计,戢戢千头栽。岂不早有望,求此良悠哉。
重忆山居六首 钓石。唐代。李德裕。 严光隐富春,山色溪又碧。所钓不在鱼,挥纶以自适。余怀慕君子,且欲坐潭石。持此返伊川,悠然慰衰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