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天畏景。午漏那堪永。何苦相仍愁簿领。短壑清溪牵兴。
瑶台月下曾逢。何由却睹冰容。一笑为驱烦暑,故人元是清风。
清平乐。宋代。晁补之。 炎天畏景。午漏那堪永。何苦相仍愁簿领。短壑清溪牵兴。瑶台月下曾逢。何由却睹冰容。一笑为驱烦暑,故人元是清风。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元日即事四首 其四。宋代。程公许。 屠苏最后釂银杯,岁月侵寻老景催。离坎新工几铢火,乾坤生意一声雷。君亲未报鬓惊雪,名业倘来心欲灰。一笑山头冰万仞,晓晴还见翠屏开。
送王君之裕州别驾。明代。宗臣。 使者金羁佩紫貂,高杨系马寒无条。劝君为我且停杯,朔云满地西风骄。与君结交非一朝,君方绿鬓予垂髫。父子两世共兰芷,英雄二十犹渔樵。山中萝薜日携酒,江上芙蓉夜放桡。愧予已上长杨奏,今君亦结河阳绶。浮云回首有穷通,丈夫得志无先后。只今南北讲戈鍪,至使疮痍盈宇宙。东吴未见净江氛,中原且复忧山寇。知君久抱青云志,乘时即把苍生救。忆君先子大夫才,每每逢予青眼开。冀忠声名昔无比,剑南父老今犹哀。青天白日同崔嵬,君之往矣何愧哉。富贵祗如天外云,功名应比庭中槐。循良汉诏下蓬莱,迟君跃马黄金台。
寻春。明代。王守仁。 十里湖光放小舟,谩寻春事及西畴。江鸥意到忽飞去,野老情深只自留。日暮草香含雨气,九峰晴色散溪流。吾侪是处皆行乐,何必兰亭说旧游?
王母歌(一作玉女歌)。唐代。韦应物。 众仙翼神母,羽盖随云起。上游玄极杳冥中,下看东海一杯水。海畔种桃经几时,千年开花千年子。玉颜眇眇何处寻,世上茫茫人自死。
天湖之称不知所出近从独漉诗方知以桂王得名也。唐代。全祖望。 当日小朝廷,湖山别署名。尚传亡国痛,敢为望蓝荣。浩劫幸垂尽,慈云庆永清。遗民诗史在,莫罄吁天情。
同陆月岩游十里庄喜太监寺。明代。陈圭。 野寺依高柳,春流入乱畦。山门初下马,丛薄乍闻鸡。古柏枝全屈,新蒲叶半齐。老僧迟客久,携手上招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