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见子京邑时,须发如漆无一丝。
今年相见颍昌布,霜雪满面知为谁。
故人分散隔生死,孑然惟以影自随。
怜子肝心如铁石,昔所谓可今不移。
世间取舍竟谁是,惟有古佛终难欺。
嗟哉我自不知子,意子清净持律师。
忽然微笑不言语,袖中锦绣开新诗。
可怜相识二十载,终日对面初不知。
蚌含明珠不肯吐,暗行沙底藏光辉。
蚌为身计良可耳,旁人不悟宁非嗤。
赠德仲。宋代。苏辙。 我昔见子京邑时,须发如漆无一丝。今年相见颍昌布,霜雪满面知为谁。故人分散隔生死,孑然惟以影自随。怜子肝心如铁石,昔所谓可今不移。世间取舍竟谁是,惟有古佛终难欺。嗟哉我自不知子,意子清净持律师。忽然微笑不言语,袖中锦绣开新诗。可怜相识二十载,终日对面初不知。蚌含明珠不肯吐,暗行沙底藏光辉。蚌为身计良可耳,旁人不悟宁非嗤。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送雷贞一游南雍。明代。王以悟。 南雍名胜地,才子中州人。未睹行游处,悬知领趣真。江澄千里月,风净万家尘。言氏孔门学,君须更问津。
夏景初八十寿诗。清代。朱用纯。 淳风委流波,去去何时复。赖有耆旧存,嶷然立颓俗。家学擅当世,弓冶递相续。早岁经术精,亦曾摧五鹿。剑光欲射斗,虹气还韫椟。青箱老平生,素心媚幽独。幼安务慈爱,太丘尚雍穆。息机观自得,齐物保无欲。何求三岛青,不羡双瞳绿。但凭仁寿理,耄耋犹朝旭。况复得象贤,再世联芳躅。既□龙虎文,岂向林泉伏。抚此乐事多,遥遥跻百福。斯晨进新醪,正值开黄鞠。却笑陶渊明,委心大化逐。犹羡草木姿,欲驻颓龄促。
养生。近现代。马一浮。 养生须是学无生,谁谓无情异有情。高士形骸同土木,圣人志气本清明。何年百草头边见,终日孤峰顶上行。不识那伽常在定,空劳《小雅》补《由庚》。
晴。明代。黄衷。 晴日午犹淡,闲园足媚春。鸳誇娇影净,蛛放喜丝频。晒药嗔童懒,拈杯任我真。东门杨柳色,恐怨未归人。
村居。唐代。韩偓。 二月三月雨晴初,舍南舍北唯平芜。前欢入望盈千恨,胜景牵心非一途。日照神堂闻啄木,风含社树叫提壶。行看旦夕梨霜发,犹有山寒伤酒垆。
长相思 韬光竹径拾得双红豆。近现代。陈衍。 愁惺惺。惜惺惺。昨夜灯花结不停。今朝山有苓。名宁馨。色宁馨。春风把酒祝亭亭。变伊双粒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