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步作幽讨,有庵如此深。
佛灯明老屋,秋日淡疏林。
柏树祖师意,松揪老子心。
十年弃坟墓,洒泪一悲吟。
游古山。宋代。刘过。 信步作幽讨,有庵如此深。佛灯明老屋,秋日淡疏林。柏树祖师意,松揪老子心。十年弃坟墓,洒泪一悲吟。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
刘过。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奉和太原张尚书山亭书怀。唐代。李德裕。 岩石在朱户,风泉当翠楼。始知岘亭赏,难与清晖留。馀景淡将夕,凝岚轻欲收。东山有归志,方接赤松游。
哭吕衡州八郎中。唐代。窦巩。 今朝血泪问苍苍,不分先悲旅馆丧。人送剑来归陇上,雁飞书去叫衡阳。还家路远儿童小,埋玉泉深昼夜长。望尽素车秋草外,欲将身赎返魂香。
登清源山和蔡虚斋先生韵。清代。陈梦雷。 揽胜同登万仞颠,凌风遥望海门天。千家村郭群峰绕,一片飞云远树牵。古寺僧还除藓径,空山客到觅清泉。东南战气今应息,诗酒何妨庆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