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邑曰南城,唯君治道行。何曾设钩距,到底是聪明。
鼎在神奸伏,鹰来鸟雀惊。诈穷多自笑,刑重亦知平。
府史如廉士,农桑学颂声。在官嗟不久,丕绩已垂成。
岭路当过庾,州图喜得英。远人天与幸,弊俗日将清。
游刃非无地,抟风别有程。上心应寤寐,彝器待书名。
送知县苏秘丞移英州。宋代。李觏。 大邑曰南城,唯君治道行。何曾设钩距,到底是聪明。鼎在神奸伏,鹰来鸟雀惊。诈穷多自笑,刑重亦知平。府史如廉士,农桑学颂声。在官嗟不久,丕绩已垂成。岭路当过庾,州图喜得英。远人天与幸,弊俗日将清。游刃非无地,抟风别有程。上心应寤寐,彝器待书名。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偶怀。宋代。杨亿。 银砾飞晴霰,兰英湛冻醪。年光侵葆发,春恨寄云袍。燕重衔泥远,鸿惊避弋高。平生林壑志,误佩吕虔刀。
偶成寄吴竹修。宋代。陈著。 天自高高倚盖斜,遑知人事可嗟嗟。公移急甚擘张弩,私系甚如求破家。镇一方浮劳地柱,救众生病瓣天花。万般巧计输平实,笑钉当年复壁涯。
晚过沙滩有渔举网得鳊鱼二百馀头橙橘正青黄以百钱买橘得十六颗比乡里小差而味酸 其二。宋代。王十朋。 地近荆州见木奴,青黄照眼两三株。百钱买得霜前颗,味带儒酸似老夫。
寄李舒州 其一。宋代。赵蕃。 剩欲寄书兼寄诗,病馀殊觉不能支。西山南浦风前恨,皖水灊山天外思。四海旧知宁我识,百年深契舍公谁。自违门第秋重老,华发萧萧异别时。
呈德茂。宋代。李流谦。 秋入羁怀劳我思,愁兼归梦到家迟。有人来得平安字,无事纺成酬唱诗。相伴几经江月照,同行更赏峡山奇。祗应便把州麾去,还有三年不见时。
黎乾兆归寿母蟠桃图诗。明代。罗玘。 骏缰络卑枝,荼垒巢上干。天鸡立高颠,用口作昏旦。蠕蠕群动间,机息肯汗涣。开华与结实,纳甲刚百换。累累缀星曜,终海枯石烂。狡儿饥欲偷,耄王空扼腕。堂前忽见之,眼眩杂花乱。遂疑渝之源,脉与昆崙贯。借君报主身,白日生羽翰。飞归拜堂下,修爵进无算。更祈三青鸟,母徒邈云汉。常立堂东西,如立王母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