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孝亲兮弟敬哥,训贤妯娌事翁婆。好遵孟母三迁教,须读张公百忍歌。
孝友睦姻兼任恤,智仁圣义与中和。当时曾子同杨博,子孝亲兮弟敬哥。
训世孝弟诗十首 其一。宋代。邵雍。 子孝亲兮弟敬哥,训贤妯娌事翁婆。好遵孟母三迁教,须读张公百忍歌。孝友睦姻兼任恤,智仁圣义与中和。当时曾子同杨博,子孝亲兮弟敬哥。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雷斧歌。宋代。严羽。 穹崖之上,层峰之巅,神光夜半光烛天。山僧梦里忽惊起,有物坠地声填然。峰头巨石似开劈,鬼物散走如飙旋。山僧晓见不敢取,有客识之为雷斧,持归摩挲色苍古。匣中往往出云气,窗外时时起风雨。吾闻阴阳之气相搏为雷霆,变化翕欻常杳冥。非若革鼍考击之为声,不知此斧何从形。乃是比干之心,朱云之舌。一片忠愤气,蟠郁天地閒。千载长不灭,造化为炉巧镕结。嗟哉指佞之草不复生,群奸睚眦纷纵横。大弓宝玉争窃取,岂惧鬼责并天刑。我欲乘云朝帝所,大叫天关排九虎。乞将此斧借小臣,叩头问天天更许。
泊公安县。宋代。陆游。 秦关蜀道何辽哉!公安渡头今始回。无穷江水与天接,不断海风吹月来。船窗帘卷萤火闹,沙渚露下苹花开。少年许国忽衰老,心折柁楼长笛哀。
泊舟洞庭感兴。元代。曹伯启。 洞庭青草映斜晖,黄帽停舟与愿违。倏忽风雷无定在,苍茫天水欲畴依。白鸥浩荡诗脾爽,画鹢漂摇酒力微。隽永简斋冰雪句,江南虽好不如归。
送别周仪之推官赴钱塘并简李四秘书。元代。范梈。 武帝龙飞第一春,京华相送各沾巾。讵知邂逅文身地,总是栖迟皓首人。山驿蛟眠星满洞,水乡雁起月迷津。若逢李泂南天竺,为说前书感谢频。
沭阳道中。清代。李宪噩。 歉岁廑行路,路旁榆柳疏。冷春过谷雨,荒店宿桑墟。村夜少鸡犬,客餐珍菜蔬。北来谁马首?不敢问乡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