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室开基第一功,善哉能始又能终。
直疑后日赤松子,便是当年黄石公。
用舍随时无分限,行藏在我有穷通。
古人已死不复见,痛惜今人少此风。
读张子房传吟。宋代。邵雍。 汉室开基第一功,善哉能始又能终。直疑后日赤松子,便是当年黄石公。用舍随时无分限,行藏在我有穷通。古人已死不复见,痛惜今人少此风。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保塞教授同年丁仲勤广寄示和少逸十诗某辄寄之更不理彭意无复次第 其五。宋代。王安中。 试吏初游魏大名,题舆深眷独忘形。山供爽气焉知暑,日得高眠不废经。
送吾安之令渤海县。元代。吴当。 奉诏出高阙,驱车向长河。长河正奔崩,大野仍横戈。宵衣动深忧,频岁秋无禾。今君宰渤海,敷政当如何。上以畅皇惠,下以拯民疴。清宫执道要,直气排洄波。东郊散壶榼,月户鸣机梭。境内鸡犬静,垄头牛马多。游人若云环,窭室皆春和。遄归赞天纬,报最无蹉跎。
望江南。宋代。张继先。 西源好,冬日雪中松。携手石坛承爱景,静观天地入清宫。恰似大茅峰。襟袂冷,琴里意浓浓。吹月洞箫含碧玉,动人佳趣转黄钟。情绪发于中。
次韵永平令江叔文鹤山书院落成诗。宋代。魏了翁。 天运驱人人不觉,古道违时时不学。王相随胫回荆山,昭质依然未经琢。因思胥靡逢殷宗,精神动悟声气从。砺舟霖雨到梅蘖,变化气质天同功。朝歌屠叟无与语,一日投纶见明主。大车槛槛行周道,轮辐中规箱中矩。人生天地同一原,自诚为圣明为贤。地殊世远犹合节,矧此同宇相周旋。自从浇风散遗直,世不乏材无匠石。未能登车羽射御,人人自视邮无恤。出门浪战触与蛮,半生少得须臾间。不为夷甫辱汝水,即似介甫逋钟山。古人洒扫先庭户,岂问他人莫余雇。只忧原头欠渟滀,才见天根便呈露。人言阴浊胜阳清,阳一阴二分三亭。谁知阳德本无间,根心枝叶长相亲。君臣大分虽有止,终不能忘乃天理。世无我知将自知,不待雷风问诸史。投沙屈贾占所归,九州博大归何之。虽云忠愤语伤激,律以洙泗犹津迷。前村虎啸晚风起,跕鸢酸嘶雁将子。君恩未报臣忧深,暇把壶头较乡里。江公劝我姑少安,新诗肉好如璧环。敢输忧诚谢庆语,仍戒牍史毋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