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戈堂上屐声閒,飞盖相追杳霭间。
君到定知难入眼,倚天灊霍是家山。
送朱叔赐赴闽中暮府二首。宋代。吕祖谦。 止戈堂上屐声閒,飞盖相追杳霭间。君到定知难入眼,倚天灊霍是家山。
吕祖谦(1137年4月9日—1181年9月9日),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为与伯祖吕本中相区别,亦有“小东莱先生”之称。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原籍寿州(治今安徽凤台)。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出身“东莱吕氏”,为吕夷简六世孙、吕大器之子。淳熙八年(1181年)卒,年四十五。宋宁宗时,追谥“成”。嘉熙二年(1238年),改谥“忠亮”。吕祖谦博学多识,主张明理躬行,学以致用,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之先声。他所创立的“婺学”(又称“金华学派”),也是当时最具影响的学派,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朱熹、张栻齐名,并称“东南三贤”。著有《东莱集》、《历代制度详说》、《东莱博议》等,并与朱熹合著《近思录》。 ...
吕祖谦。 吕祖谦(1137年4月9日—1181年9月9日),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为与伯祖吕本中相区别,亦有“小东莱先生”之称。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原籍寿州(治今安徽凤台)。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出身“东莱吕氏”,为吕夷简六世孙、吕大器之子。淳熙八年(1181年)卒,年四十五。宋宁宗时,追谥“成”。嘉熙二年(1238年),改谥“忠亮”。吕祖谦博学多识,主张明理躬行,学以致用,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之先声。他所创立的“婺学”(又称“金华学派”),也是当时最具影响的学派,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朱熹、张栻齐名,并称“东南三贤”。著有《东莱集》、《历代制度详说》、《东莱博议》等,并与朱熹合著《近思录》。
点绛唇(祐陵问:所带葫芦如何不开口,对御作)。宋代。张继先。 小小葫芦,生来不大身材矮。子儿在内。无口如何怪。藏得乾坤,此理谁人会。腰间带。臣今偏爱。胜挂金鱼袋。
和仲子中谢寄福州荔圆。宋代。彭汝砺。 五月南州荔子花,道山杳霭路歧赊。谁将长乐陈生笔,写寄于陵仲子家。
述菊二。清代。郑孝胥。 芙蓉木樨不足言,海棠冷媚愁娟娟。金风西来菊当令,坐使秋气司乾坤。花繁种奇态百变,绯褐绀紫纷盈园。争新绝出墨与绿,醇酖凝黛埋株根。黄者粲金白沃雪,众色敛避难周旋。长廊晓日花园坐,秾香袭寐酣而温。古人定未得此味,诗句寥落馀寒酸。却疑此花不宜咏,爱博转患情非专。谁能刻意出新句,关心黄菊吾岂然。
又和景贤四绝 其四。元代。耶律楚材。 接得新诗想笑谈,奇才独步斗之南。纵横风月输君手,惟有枯禅不许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