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裘纫絮办冬和,羽化其如独冷何。藕荡欲搴霜后叶,晓来零落更无多。
装冬后不速之客来。宋代。释居简。 绽裘纫絮办冬和,羽化其如独冷何。藕荡欲搴霜后叶,晓来零落更无多。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
释居简。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送李垣先辈归嵩少旧居。唐代。刘驾。 高秋灞浐路,游子多惨戚。君于此地行,独似寻春色。文章满人口,高第非苟得。要路在长安,归山却为客。□□□□□,狂歌罢叹息。我岂无故山,千里同外国。
野坪为冯治之作。明代。熊卓。 古树蔼丛薄,修原带郊坰。悠悠天容展,瀰瀰地势萦。桑麻荫其中,朝暮闻雉鸣。游者终良辰,樵牧日营营。倦翼集幽林,归云野墅横。游子抱真性,念此动高情。宠盛功弗居,终以托吾生。
村醪。宋代。梅尧臣。 雨湿破荆篱,风摇树亚旗。小槽声不急,挈榼问活迟。摘果野棠熟,望人船火随。灯前相对饮,还似昔过时。
移居小白村 其一。清代。刘玺。 野居无事洛之干,一杖逍遥任考槃。青玉映筐挑马齿,紫云摇壁斗鸡冠。客登秋阁生毛羽,山向诗人露肺肝。林静月明高唤酒,又听渔唱过前滩。
送津儿之官丽水。宋代。吴芾。 忆我初仕时,不敢望高位。但得宰一同,便可行己志。实惠傥及民,死亦有生气。况复著阴功,子孙将不坠。胡为人惮之,百计欲求避。我闻事无难,辞难岂为义。世路虽多艰,官途须历试。是用俾吾儿,往当民社寄。眷言古括州,山水有佳致。我尚记昔年,尝为郡守贰。虽无德在人,人亦安平易。百里闻汝来,想见多忻慰。要当尽此心,有以塞其意。诚能使吏民,自此知怀畏。家家知安居,人人共称治。纵或罹谤伤,固自有公议。有如汝所存,俯仰似无愧。功名余事耳,何必成与遂。年来我挂冠,方得闲中味。无乃逼桑榆,七十仍有二。知复几何时,得见汝娱侍。虽幸枕湖山,已辟幽栖地。有诗谁伴吟,有酒谁同醉。正欲汝相随,俄然又相离。会须早归来,日作斑衣戏。个中有真乐,岂必三旌贲。
偈颂一百零二首 其六十五。宋代。释慧远。 大地毗岚起,人天觉树摧。白云归大壑,惨雾结成堆。淼淼江天门,声声唤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