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团兀坐几经春,独把南华味道真。已薄丹砂勾漏令,空怜白发杜陵人。
山中旧别期犹在,世上游名迹易陈。楚些吟成无处寄,暮云回首泣沾巾。
哭赵太初。元代。戴良。 蒲团兀坐几经春,独把南华味道真。已薄丹砂勾漏令,空怜白发杜陵人。山中旧别期犹在,世上游名迹易陈。楚些吟成无处寄,暮云回首泣沾巾。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戴良。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次李韵。宋代。洪皓。 见危致命欲时清,万里祈通两国情,尝尽艰难徒自苦,著成纪咏待谁明。瑶琴漫鼓思归引,玉笛休吹逐舞声。遥夜肯来同晤语,消忧岂待赐宣城。
宣府人日。清代。李良年。 烽台石戍晓烟平,人日逢人载酒行。客久渐多新岁感,边方倍起故园情。围炉小伎兼筝笛,出郭诸山半雨晴。骑马不愁归路晚,江乡犹及听啼莺。
观山灯献徐尚书。唐代。温庭皓。 一峰当胜地,万点照严城。势异昆冈发,光疑玄圃生。焚书翻见字,举燧不招兵。况遇新春夜,何劳秉烛行。九枝应并耀,午夜忽潜然。景集青山外,萤分碧草前。辉华侵月影,历乱写星躔。望极高楼上,摇光满绮筵。春山收暝色,爝火集馀辉。丽景饶红焰,祥光出翠微。白榆行自比,青桂影相依。唯有偷光客,追游欲忘归。
题清江常宰道院。宋代。王炎。 古人牧民如赤子,今人临民用笞箠。孰知官府本无事,独恨庸人扰之耳。临邛有客腰铜章,三年为吏先慈祥。老农共说长官好,桑柘阴中民小康。公庭閒暇雁鹜散,燕坐胡床清昼长。拨烦何自文书省,治道由来贵清静。不须柱下五千言,洙泗六经无猛政。
永感堂为同年王威远赋时自郧阳入朝过家上冢。明代。顾清。 客意逢秋自感伤,还将此意赋君堂。儿童岂识晨昏乐,老大空惊岁月忙。闾里有人誇昼锦,乾坤无地答春阳。惟应一点忠贞志,青史千秋表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