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玉剑虏尘清,馀力犹能水土平。象马边隅通贡道,蛟龙窟宅奠夷庚。
史家底事遗经略,郡乘何曾纪姓名。赖有琳琅播金薤,可无蘋藻荐芳馨。
读江门驿景川侯曹公开河碑。明代。杨慎。 将军玉剑虏尘清,馀力犹能水土平。象马边隅通贡道,蛟龙窟宅奠夷庚。史家底事遗经略,郡乘何曾纪姓名。赖有琳琅播金薤,可无蘋藻荐芳馨。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送平章解机政以保宁之节荣还里第。宋代。程公许。 孔山高嵯峨,其下区宅。敷床万牙签,宁取籯金积。委身事君子,星驾莫遑息。恐慌不念林岩,政尔柄枢极。巨川尔杭之,陛下心以怿。累章拜俞旨,告廷敭显册。一笑堂印抛,我友浮丘伯。士以名德重,如护万金璧。受宠惕临深,持满常惧溢。恭惟学古胸,富有经世策。探怀取二三,兴运际五百。贤人如参术,足以壮国脉。兹理要密庸,宁复胶於迹。肘后可无传,能使寿金石。先生还孔山,宕奎揭素壁。似胜平泉墅,林立万株石。向来翘材馆,楹桷富山积。终焉愧轮囷,可能补寸尺。淛潮浪拍夫,归帆风借力。百拜寿斯文,华皓配南极。何当脱拘挛,日侍维摩室。
待旦。宋代。陆游。 是身如浮烟,久聚要当散。吾年七十七,寒暑凡几换。夏夜亦自佳,何必厌挥汗。推枕坐南窗,悠然待清旦。
送何寺丞汝弘归养。明代。潘希曾。 乡邦文献故通家,京国过从几岁华。适意忽惊张翰去,承恩应作老莱誇。钱塘水落帆风稳,天姥云深屐路赊。回首莫忘移孝念,鹤书行促陇头车。
日本杂事诗 其十六。清代。黄遵宪。 巨海茫茫浸四围,三山风引是耶非?蓬莱清浅经多少?依旧蜻蜓点水飞。
题高寄泉孝廉柳桥晴絮图 其四。清代。李承谟。 浮生踪迹半如萍,愁向劳劳问旧亭。借得香山好诗句,大家唱作渭城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