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督护歌。唐代。李白。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万人凿盘石,无由达江浒。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自云阳乘舟北上,两岸商贾云集。江淮间的水牛喘息休息的时候,纤夫们却还在卖力干活。他们卖力地拖船行进,真是十分辛苦。气候如此炎热,渴极了也只能就河取水,可是河水太浑浊了不可以喝啊!但他们还是喝了,这浊如泥浆,半成都是土的水!他们拉纤的时候唱着《都护歌》,其声凄切哀怨,口唱心悲,泪下如雨。船夫为官吏役使,得把这些难开采尽的石头运往上游。可石芒砀是采之不尽、输之难竭的,纤夫之苦足以感伤千古!
云阳:秦以后为曲阿,天宝初改丹阳,属江南道润州,是长江下游商业繁荣区,有运河直达长江。即今江苏丹阳。
吴牛:指江淮间的水牛。
江浒:江边。
关于此诗的创作时间,黄锡珪《李白诗编年》认为是公元747年(天宝六载)李白游丹阳横山时所作。也有人认为,此诗作于公元公元738年(开元二十六年),当时润州(今江苏镇江)刺史齐澣在当地开凿新河,李白看到当时由云阳从水路运输石头的情形,因用当地古曲题目写下这首诗。
参考资料:
1、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19
《丁督护歌》又作《丁都护歌》,是《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旧题。语出《宋书·乐志》:彭城内史徐逵为鲁轨所杀,宋高祖派都护丁旿收敛殡埋。逵的妻子(高祖长女),呼旿至阁下,亲自问殡送之事,每次问就叹息说:“丁都护”,声音很哀惋凄切。后人依其声制了《都护歌》曲。《唐书·乐志》也云:“《丁督护歌》者,晋宋间曲也。”按《乐府诗集》所存《丁督护歌》都是咏叹戎马生活的辛苦和思妇的怨叹。李白用旧题别创新意,与旧题毫无牵涉。只取其声调之哀怨。此诗描写民夫拖船的痛苦,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关于此诗,过去有人以为是咏历史题材,寻绎语意,是不合的。王琦说“考芒砀诸山,实产文石,或者是时官司取石于此山,僦舟搬运,适当天旱水涸牵挽而行。期令峻急,役者劳苦,太白悯之,而作此诗。”运石劳苦,太白悯之而作是对的;但有些教科书注释和原诗首句也有扞格。教科书注者把“云阳上征去”释为李白“自云阳乘舟沿运河北上”。既是能行舟,就不能说“水涸”需“牵挽而行”。社会科学院所编《唐诗选》为圆王说,认为是船工从云阳向上水拖船走去。如从有些教科书所注云,运石之船固然是向上游拖去,但这都是作者乘舟之所见,唯其乘舟溯江而上,沿河向上游拖船之状以及“两岸饶商贾”才能可见。“云阳上征去”是观察点。从“两岸”起至“无由”句都是从这观察点写所见所闻所感。作者对商贾之描写不多,只一句,一句中只着了一个“饶”字,就写出了两岸商业之繁荣,商贾之多,富人生活之富。“饶”者多也,但“多”字替代不得。下面大量的笔墨而是写船工生活。“吴牛”两句形容活之累。《世说新语·言语》:“(满)奋曰:‘臣犹吴牛,见月而喘。’”吴牛即用此典。此典既写出了天气的异常炎热,又含蓄地告诉人们,船工也像吴牛一样在累死累活地干,因此用典之后,诗人满怀感叹地说“拖船一何苦”,“一何”二字下得好,既体现了拖船之苦,又饱含了诗人的无限同情心。五、六句写船工所吃,活累天气热。可连一口清水都喝不上。“不可饮”却得饮,“半成土”也得装壶中。与首二句联系起来,作者用了对比法,商贾的生活与劳工之生活判若泾渭。“一唱”二句写所闻,看到的已使人十分伤心了,可偏偏那哀切的“都护歌”又传入耳中,这位“平生不下泪”的旷达诗人到此也不能不“心摧泪如雨”了。“万人”两句又写所见,这两句是说:石头大且多,从事开凿者数以万计,运送到江边更是一件困难的事。作者由拖船之苦进而想到从石山运送巨石到江边之苦了。末两句说:磐石广大,采之不尽,会给人民带来无穷的痛苦,会让人民千古掩泪悲叹。作者以“掩泪”作结,加深了全诗的沉痛感。
这首诗作者怀着沉痛的心情,以朴质的语言给读者描绘了一幅辛酸的河工拉纤图,透过诗句读者仿佛看见了当时两岸冶游的富商,豪门子弟,瘦骨伶仃的船工;仿佛听到了河工的劳动号子,伤心的歌声,催人泪下的呻吟。透过诗句,读者也仿佛听到了正站在行舟上的年青诗人的发出肺腑的悲叹。此诗的语调是沉郁的,与他平常明快、洒脱的诗句不同。这又代表李诗另一种风格。世称杜工部诗多“沉郁顿挫”之作,此诗即使放入杜集中,也难分出雌雄的。因此,大凡一个集大成的作者,风格总是多样的,不可一概而论之。明胡应麟所撰《诗薮》云:“李杜才气格调,古体歌行,大概相埒。”言之成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剧 青玉案 寄酬高澹人。清代。龚翔麟。 骊驹嘶出春明路。正鞭影、寒梅吐。着领绿蓑江介住。落星墩畔,铜驼陌上,从此相思苦不。故人寓直西清暮。付与苍鴚早朝句。虎仆频挥宫砚雨。披沙题就,来禽书遍,含笑君王顾。
顾晴沙先生诗冢歌。清代。张云璈。 君不见万山下沈石一片,当时谁识征南面。千年而后或在山,陵谷从来有迁变。又不见唐求山人一个瓢,贮以诗稿江中抛。为祝斯文不沈没,得者自识吾心劳。从古名心不肯死,姓氏长教堆故纸。骨虽已朽力可争,所志区区只在此。晴沙观察操选政,隐然以诗为性命。对此如逢桑梓恭,采来似奉輶轩令。选诗既毕还梓诗,梓之不尽终有遗。录取精华置糟粕,其诗自在当听之。欲将剩稿投水火,素斋居士言不可。请从刘蜕文冢例,藏以玄宫位置妥。一抔黄土函精英,深山夜黑风雨惊。青磷熠熠来相迎,冷光闪烁如有声。如有声,不能语。多年故鬼小于黍,彳亍寒空泪如雨。吁嗟乎,文字潜幽气不灭,浆酒寒浇心尚热。请看一字二字间,犹是千痕万痕血。我闻嘉会惜未逢,今请一言陈贾公。昔人有诗集,曾藏佛寺中。何不将此置之龙光塔,呵护仗彼诸天功。旃檀香辟蟫蠹走,波罗巾拂煤炱封。安知五十八卷无人续,来补先生所不足。不教沧海有遗珠,更遣蓝田还种玉。沙中再拣几番金,椽外时逢一枝竹。但令死作焰如虹,莫便生将剑埋狱。我愿告君速开圹,定有精光一齐放。得书不比汲郡人,发丘且学中郎将。
更漏子。唐代。顾夐。 旧欢娱,新怅望,拥鼻含嚬楼上。浓柳翠,晚霞微,江鸥接翼飞¤帘半卷,屏斜掩,远岫参差迷眼。歌满耳,酒盈尊,前非不要论。
书王氏族谱。明代。朱诚泳。 大河发昆崙,众派同一源。源深流益远,同归沧海壖。巨木亦有本,本固末自繁。培植岁云久,枝叶茂且坚。惟人本乎祖,有开应必先。馀庆由积善,古圣宁虚言。王门世忠孝,德业光后先。棱棱名宪使,友爱人称贤。系明分族属,亲疏情愈宣。千秋及万祀,瓜瓞常绵绵。吁嗟后来者,世世宜勉旃。
赠临淮生六人赴京 其三 孙起。明代。郑真。 春风上国许游遨,济济衣冠总俊髦。天近蓬莱翔紫凤,水高淮海奋苍鳌。庆门垂裕年方壮,寰宇同文运更遭。寄语成均姜博士,老来为客尚临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