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皇秉烛夜游图

明皇秉烛夜游图朗读

华亭楼头日初堕,紫衣催上宫门锁。

大家今夕燕西园,高爇银盘百枝火。

海棠欲睡不得成,红妆照见殊分明。

满庭紫焰作春雾,不知有月空中行。

新谱《霓裳》试初按,内使频呼烧烛换。

知更宫女报铜签,歌舞休催夜方半。

共言醉饮终此宵,明日且免群臣朝。

只忧风露渐欲冷,妃子衣薄愁成娇。

琵琶羯鼓相追续,白日君心欢不足。

此时何暇化光明,去照逃亡小家屋。

姑苏台上长夜歌,江都宫里飞萤多。

一般行乐未知极,烽火忽至将如何。

可怜蜀道归来客,南内凄凉头尽白。

孤灯不照返魂人,梧桐夜雨秋萧瑟。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高启朗读

猜你喜欢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

而今尘尽光生,照破青山万朵。

快着青冥软玉鞭,稳骑騄耳踏云烟。便持全蜀无双誉,去听宾胪第一传。

众所望君皆尔耳,人之好我岂云然。古来名下无虚士,试玩盈科放海篇。

宝髻骈云谁最高,花间行数旧栽桃。笙洲月出星宫近,骑著神鱼舞翠涛。

阁中高隐岁华深,龟鹤精神老不侵。宝剑妙传驱鬼术,灵丹长有济人心。

弥明石鼎方联句,弘景袈裟遽掩衾。借问青牛何处去,九天云路杳难寻。

楔子

(冲末扮苏文顺同外扮孟仓士上)(苏文顺诗云)坐守寒窗二十春,虀盐乐道不知贫。腹中晓尽古今事,命里不如天下人。小生苏文顺便是。这一个是我同堂学业八拜交的弟兄,是孟仓士。祖居陈州人氏,嫡亲的三口儿。近新来浑家亡逝已过,撇下这个女孩儿叫做定奴。兄弟早年丧妻,撇下这个小厮叫做汤哥。我又有个结义的哥哥,平日织造罗段为生,又在罗家入赘,他姓李,人顺口儿都唤他做罗李郎。俺弟兄两人,学成满腹文章,待去上朝取应,争柰无有盘缠,将这一双男女质当些小钞物,进取功名去也。孟家兄弟,俺和你须索求告罗李郎走一遭去来。(孟仓士云)哥哥请,小弟随往。(下)(正末扮罗李郎、丑扮侯兴上,云)老夫陈州人氏,姓李名玉,字和之。年幼时织造罗段为生,又在罗家入赘,人口顺都唤我做罗李郎。婆婆早年亡过,这个小的是侯兴。他在我家三辈儿了,他的公公伏侍我的公公,他的父亲伏侍我的父亲,生下这个小的伏侍老夫。(侯云)老爹,你也好与我一纸从良的文书了。(正末云)你看这厮波。我有两个结义弟兄,一个是苏文顺,一个是孟仓士。他两个学成满腹文章,待要上朝取应,来辞别老夫。侯兴,门首看着,您叔父来时,报复我知道。(苏、孟引净扮汤哥、旦扮定奴上,云)兄弟,早来到他家门首也。(见侯兴科,云)侯兴,你报哥哥去,道苏文顺、孟仓士在于门首。(侯兴报科,云)老爹,门外两位叔父来了。(正末云)道有请。(见科)(苏文顺云)哥哥,您兄弟一径的来,俺二人待要上朝取应,争柰盘缠缺少,起身不得。止有这一对孩儿,我的女孩儿唤做定奴,兄弟的孩儿唤做汤哥,在哥哥跟前质当些少盘缠,上朝取应去。(正末云)既然兄弟上朝取应去,侯兴,取两个银子来。(侯兴云)银子在此。(正末云)兄弟,这两锭银子送二位做盘缠,休嫌轻意。(苏文顺云)你兄弟二人在哥哥面前,还立了一纸文书才是。(正末云)既为友义。岂论钱财。(唱)

称名颇似足誇人,不是中原大谷珍。端为上林栽未得,只应海岛作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