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错喜欢一作: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放过一作:放出)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宋代。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错喜欢一作: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放过一作:放出)
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白白地欢喜一场。
当你进入到崇山峻岭的圈子里以后,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立刻将你阻拦。
松源、漆公店:地名,在今皖南山区。
莫言:不要说。
赚得:骗得。
空喜欢:白白的喜欢。
拦:阻拦,阻挡。
这首诗作于诗人在建康江东转运副使任上外出纪行的时候。诗人一生力主抗战,反对屈膝投降,故一直不得重用,宋孝宗登基后,便被外放做官。作者途经松源时,见群山环绕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本诗朴实平易,生动形象,表现力强,一个“空”字突出表现了“行人”被“赚”后的失落神态。“放”、“拦”等词语的运用,赋予“万山”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使万山活了起来。
第一句当头喝起,“莫言下岭便无难”,这是一个富于包孕的诗句,它包含了下岭前艰难攀登的整个上山过程,以及对所经历困难的种种感受。正因为上山艰难,人们便往往把下山看得容易和轻松。开头一句,正像是对这种普遍心理所发的棒喝。“莫言”二字,像是自诫,又像是提醒别人,耐人寻味。
第二句补足首句,“赚得行人空喜欢”,“赚”字富于幽默风趣。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容易,与它实际上的艰难形成鲜明对比,因此说“赚”——行人是被自己对下岭的主观想象骗了。诗人在这里点出而不说破,给读者留下悬念,使下两句的出现更引人注目。
三四两句承接“空喜欢”,对第二句留下的悬念进行解释。本来,上山过程中要攀登多少道山岭,下山过程中也会相应遇到多少道山岭。山本无知,“一山放过一山拦”的形容却把山变成了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它仿佛给行人布置了一个迷魂阵,设置了层层叠叠的圈套。而行人的种种心情——意外、惊诧、厌烦,直至恍然大悟,也都在这一“拦”一“放”的重复中体现出来了。
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的成功所陶醉。
杨万里。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野居。唐代。韦应物。 结发屡辞秩,立身本疏慢。今得罢守归,幸无世欲患。栖止且偏僻,嬉游无早宴。逐兔上坡冈,捕鱼缘赤涧。高歌意气在,贳酒贫居惯。时启北窗扉,岂将文墨间。
宫词三十三首 其二十四。宋代。曹勋。 升旸宫里雪初消,便觉春风袭柳条。新酝嘈嘈泻轻碧,尽分和气浃狐貂。
独客二首 其二。宋代。朱晞颜。 世路艰于棘,生涯兀似禅。尚牵诗酒债,未断簿书缘。役役徒千里,悠悠付百年。何时脱羁絷,一棹浙江边。
宁海桥。元代。廖大圭。 凿石为梁岁月悠,山川有待得谭侯。海桥壮观成三趾,国士勋名出一头。大浪不惊虹影湿,高车齐度马声秋。玉湖湖上通行路,浩荡馀波万古流。
次韵张廷实舟中写兴 其三。明代。陈献章。 好月江门客未眠,水风吹冷绿杨烟。望穷碧海三山路,兴满罗浮七洞天。势利可能驱我辈,路人刚道是神仙。千峰不语留君醉,乞与人间作画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