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歌者何戡

与歌者何戡朗读

二十余年别帝京,重闻天乐不胜情。

旧人唯有何戡在,更与殷勤唱渭城。

译文

我离别京城已经二十多载,今日重闻宫中旧曲,心中无限感慨。

当年老相识就只剩下何戡一个,他又殷勤地把《渭城曲》唱起来。

注释

何戡:元和、长庆年间一位著名的歌手。

帝京:帝都,京都。

天乐:指宫中演奏的音乐。不胜情:感情无法抑制。

更:再。渭城:乐府曲名。亦名“阳关”。

  “二十余年别帝京,重闻天乐不胜情”。两句所指自然是大和二年(828年)诗人回到长安的事与情,但这话同时也就告诉了读者“二十余年”前,诗人曾在帝京,并且听过“天乐”。这表明诗人当年并非长安一布衣。一别多年,帝京重返,且又听到熟悉的“天乐”,此时此地,直教诗人情难自已。这“情”的内涵是喜,还是悲,是伤,抑是慨,并没有明确说出,要知道答案,就必须了解诗人“二十余年”前在长安的情况,而后又是怎样“别帝京”的,“别”后这二十多年又是怎么度过的,还有与他一样告“别帝京”的朋友们,又有着怎样的遭遇。这些问题,事实上就是一段“永贞革新”的兴起和失败的历史,保守势力对革新派残酷迫害的历史,这里有包括诗人在内的“二王八司马”的悲剧,还有这些悲剧人物之间的相互激励、相濡以沫的动人的篇章。只有思索回味了这些,读者才能体会到“二十余年别帝京,重闻天乐不胜情”的深沉的内涵,和无限的悲慨。对此,诗人有时也表现得比较明快直率,比如“昔年意气结群英,几度朝回一字行。海北天南零落尽,两人相见洛阳城”(《洛中逢韩七中丞之吴兴口号》)。这是头一年(827年)回长安途中在洛阳遇到韩泰时写的,可见这种悲愤之情,久已郁积于胸,“洛中逢韩七”,“重闻天乐”,都不过是遇事则动、借题发挥而已。

  一二两句由今而入昔,思绪万端,言简意丰,情溢于词,而对于全诗来说还只是开始,它给与何戡重逢创造了环境和心理的背景。第三句折转入正题,妙以何戡之在,点出“旧人”之不在,如此情景,则“在”亦悲,“不在”亦悲,无限悲痛,隐于字背。况且唯有的一位旧人何戡,又偏不忘旧事,又为他唱起了当年送别的离歌《渭城曲》——“西出阳关无故人”——可没有人能想到重入长安无故人。何戡一曲,往日的“别帝京”,此时的耆旧凋零,更是齐袭心头,千层浪,万重波。滔滔难平。有人说艺术贵在引人思索,此诗之妙,大概也在于此。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刘禹锡朗读

猜你喜欢

灵祠孤绝压城头,下瞰清濠一曲流。

尽日风埃昏几席,有时箫鼓祭春秋。

清飙吹尘玉溪烟,龙舟未收菖蒲天。城东宝香祈永年,振振公子陈醮筵。

雨零霞外来群仙,德我寿我明自然。宣简流芳正绵延,华裾织翠金丹圆。

滔滔洙泗水,一脉到西湖。山木符先梦,乾坤失钜儒。

空遗重席坐,无复过庭趋。回首东山墓,何时一致刍。

生老樊川,水嬉不尽当年兴。问十里、湖光何处,画桡相并。

金管风多听又失,珠帘雨细看难定。算陈思、著眼不曾多,惊鸿影。

不因花退尽,必是梦残时。

学道尤须惜寸阴,漫劳饭袋走丛林。

沩山自昔提宗印,闽峤于今绝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