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刻舟求剑。两汉。佚名。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他急忙在船边上用剑在掉下剑的地方做了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到目的地后停了下来,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跳到水里寻找剑。 船已经航行了,但是剑没有行进,像这样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涉:过,渡。
者:……的人,定语后置的标志。
其:他的,代词。
自:从。
坠:落。
于:在,到。
遽:急忙,立刻。
契:用刀雕刻,刻。
是:指示代词,这,这个,这儿,这样。
吾:我的。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所从坠:从剑落下的地方。坠:落下
其:他,代词。
求:找,寻找。
之:剑,代词。
矣:了。
而:然而,表转折。
若:像。
此:这样。
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愚蠢,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
止:停止,指船停了下来。
“刻舟求剑”和“守株待兔”;都含有“拘泥不知变通;做根本做不到的事”的意思。但“刻舟求剑”重于“刻”和“求”;强调虽然主观上努力;但不注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不能相应地采取适当的措施;“守株待兔”重在“守”和“待”;强调主观上不努力;仅想坐守等待。
句。唐代。黄损。 机关才运动,胜败便相随。(以下并见《吟窗杂录》)忽遇南迁客,若为西入心。往来三岛近,活计一囊空。三通明主诏,一片白云心。扫地待明月,踏花迎野僧。水谙彭泽阔,山忆武陵深。金镫冷光风宛转,锦袍红润雨霏微。高齐日月方为道,动合乾坤始是心。傍水野禽通体白,饤盘山果半边红。(见《零陵总记》)而今世上多离别,莫向相思树下啼。《鹧鸪》,见《古今诗话》
秋夜长。金朝。王郁。 秋风袅袅吹庭树,伤心一叶随风去。叶随风去何所之,似我年年困羁旅。神蟉纡屈泥中蟠,青云未到谁汝怜。愁来不寐起视夜,斗柄斜指西南天。
送僧归越。宋代。杨亿。 中林宴坐赤髭繁,水月禅心出世间。说法音同海潮震,随缘身比岳云闲。曹溪嫡嗣多参见,碧落仙乡遍往还。归去旧房秋色晚,润松枝偃雨苔斑。
送彭兴祖游燕。明代。徐熥。 都亭新柳折为鞭,又别闽南北向燕。马首一星边地火,莺声三月御河烟。吴侬枕上红楼曲,赵女垆头绿酒钱。此日离情君莫忘,落花风雨寺门前。
题南海东庙。宋代。杨万里。 罗浮山如万石锺,一服南走如渴龙。雷奔电万遮不住,直抵海滨无去处。低头饮海吐绛霞,举头戴著祝融家。珠宫玉室水精殿,万水一日朝再衙。青山四围作城郭,海涛半浸青山脚。客来莫上浴日亭,亭上见海君始惊。青山缺处如玉玦,潮头飞来打双阙。晴天无云溅碎雪,天下都无此奇绝。大海更在小海东,西庙不如东庙雄。南来若不到东庙,西京未睹建章宫。海神喜我著绮语,为我改容收雾雨。乾坤轩豁未能许,小试日光穿漏句。
正月送王严士德森主讲经正书院 其三。近现代。许家惺。 无心出岫仰闲云,鸾鹤今离燕雀群。室有回文鸿案举,门多授业薰帷勤。饯赠不籍张司业,马事应嘲郑广文。窗北梅花太孤负,先生此去梦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