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白云泉。唐代。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太平山上的白云泉清澈可人,白云自在舒卷,泉水从容奔流。
白云泉啊,你又何必冲下山去,给原本多事的人间在添波澜。
白云泉:天平山山腰的清泉。
天平山: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
无心:舒卷自如。
闲:从容自得。
何必:为何。
奔:奔跑。
波浪:水中浪花,这里喻指令人困扰的事情。
元和十年(815)白居易贬官江州司马后,济世的抱负和斗争的锐气渐渐减少,而“知足保和”、独善其身的思想则逐步增加。在苏州刺史任上,他深深感到“公私颇多事,渴望能早日摆脱恼人的俗务,故而创作这首诗来抒发自己情怀。
这首七绝犹如一幅线条明快简洁的淡墨山水图。诗人并不注重用浓墨重彩描绘天平山上的风光,而是着意摹画白云与泉水的神态,将它人格化,使它充满生机、活力,点染着诗人自己闲逸的感情,给人一种饶有风趣的清新感。诗人采取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由比喻恬淡的胸怀与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社会风浪,“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言浅旨远,意在象外,寄托深厚,理趣盎然。诗的风格平淡浑朴,清代田雯谓“乐天诗极清浅可爱,往往以眼前事为见得语,皆他人所未发。”(《古欢堂集》)这一评语正好道出了这首七绝的艺术特色。
“天平山上白云泉”,起句即点出吴中的奇山丽水、风景形胜的精华所在。天平山在苏州市西二十里。“此山在吴中最为崷崪高耸,一峰端正特立”,“巍然特出,群峰拱揖”,岩石峻峭。山上青松郁郁葱葱。山腰依崖建有亭,“亭侧清泉,泠泠不竭,所谓白云泉也”,号称“吴中第一水”,泉水清洌而晶莹,“自白乐天题以绝句”,“名遂显于世”。
然而,这一名山胜水的优美景色在诗人眼帘中却呈现为:“云自无心水自闲”。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流,自由奔泻,从容自得。诗人无意描绘天平山的巍峨高耸和吴中第一水的清澄透澈,却着意描写“云无心以出岫”的境界,表现白云坦荡淡泊的胸怀和泉水闲静雅致的神态。句中连用两个“自”字,特别强调云水的自由自在,自得自乐,逍遥而惬意。这里移情注景,景中寓情,“云自无心水自闲”,恰好是诗人思想感情的自我写照。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西溪独泛。唐代。皎然。 道情何所寄,素舸漫流间。真性怜高鹤,无名羡野山。经寒丛竹秀,人静片云闲。泛泛谁为侣,唯应共月还。
寄洪舍人二绝。宋代。喻良能。 仲氏昔尝司宥密,长公元已转洪钧。紫微岂久承流地,黄合终须报主身。
赠上官法师。宋代。李吕。 法官道家流,修奉有年所。灵验感人多。时贤赠诗句。一日来访予,三揖进宾庑。函袖出异书,雷文加释注。涤手遍披阅,因果皆有据。纷纷奏汉后,死者略可睹。权量巧心计,悖道忘君父。贪淫蔑仁义,往往涴斤斧。质经吾圣人,有理无其故。迨乎震夷伯,隐慝才显露。嗟乎三代前,朴实犹近古。后者业中炽,日甚造罪苦。不然子之书,何乃遽有许。自居田野间,兹事闻亦屡。又知今视者,已复不胜数。蠢彼无知辈,徒诵孝悌语。人貌犬彘心,埋头入秽污。俯仰多厚颜,劬劳忍深负。目前恣为乐,遑恤盈墨簿。愿子持此书,鑱石置通衢。比屋得大诫,毋致烦天诛。下愚终不移,自取任从渠。有能用斯言,任籍登不诬。脱或秘费示,与道终悬殊。述此赠行色,子其信否乎。
咏怀二首 其一。元代。沙可学。 疏凿功成王气衰,九重端拱尚无为。贪夫柄国忠良没,巨敌临郊社稷危。万里朔云沙漠漠,六宫禁御草离离。金舆玉辂无消息,肠断西风白雁飞。
题李惟寅山房三十八咏 其二十一 青霞馆。明代。胡应麟。 朝吟白雪斋,暮憩青霞馆。羲皇以上人,脚赤发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