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君叹逝双绝句,使我伤怀奏短歌。
世上空惊故人少,集中惟觉祭文多。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後波。
万古到今同此恨,闻琴泪尽欲如何。
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唐代。刘禹锡。 吟君叹逝双绝句,使我伤怀奏短歌。世上空惊故人少,集中惟觉祭文多。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後波。万古到今同此恨,闻琴泪尽欲如何。
首联,写即指读了白居易寄来的两首绝句,後有感于友朋之离世,亦作诗抒发感慨。
颔联,写到友人一一离开人间,祭文所做自然增加,以致文集中祭文最多,对于友人去世之伤痛无奈之情,自己的孤独之感溢于言表。
颈联乃千古名句,亦最能体现刘禹锡的哲学思想。本义指春天里,茂盛的树林新长出的叶子,催换着老叶、旧叶;江河中,奔腾的流水前面的退让给后起的波浪。这里“陈叶”、“前波”可指微之、敦诗、晦叔等已经去世的好友,也可指旧事物。“新叶”、“後波”可指“晚辈”亦可指新事物。这一联我以为,至少包含了这些哲学思想:
1.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消亡有它的客观必然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民族概莫能外。体现了刘禹锡能够以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发展是必然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2.既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就要顺应、利用规律。人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刘禹锡有感于友人的去世,悲痛之余,他想到的也许就是尊重逝者、善待生者,以及生者应该珍惜生命好好的地活下去。
3.没有陈叶就不会有新叶,没有前波亦不会有后波,新旧事物不是绝然对立的,不是毫无关系的。新事物中包含了旧事物中的优秀成分,旧事物中孕育了新事物的某些基因。二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也见刘禹锡已经既有辩证思想,暗合对立统一规律。他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也体现了这一规律。
4.这两句诗还可以看出刘禹锡在认清上述规律后,体现出的乐观豁达的人生观。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故太夫人章氏挽词二首 其二。宋代。范成大。 积庆今如许,生儿得宁馨。轲亲躬授教,韦子世传经。寿斝明卿月,安舆拱使星。市桥何处在,梦断一溪青。
北楼次韵。宋代。林宗放。 浮空紫翠扑层台,谢守吟容一夜开。云影四重高卷□,□痕浑落浅胶杯。红莲绿水嘉簪盍,白鸟孤云八句来。缓□笙歌下楼去,凉州重听彻崔嵬。
夜深偶成。宋代。慕容彦逢。 同舍诸稚子,初更坦腹眠。须臾起鼻息,汹汹如奔泉。而我忧且病,欲卧辄迁延。坐久觉疲倦,就枕如临渊。展转复长吁,情绪更凄然。睡思暂彷佛,征雁鸣九天。使我不能寐,体气宁不便。身心贵摄理,事累宜弃捐。而我无所答,泣涕但涟涟。是时月当午,素影隙中圆。
巫山一段云 绍途遇雪。明代。杨慎。 梅柳春相近,关山雪正飞。寒光朔气冷侵衣。玉塞隔金微。久戍人将老,长征马不肥。帛书欲寄雁声稀。秃节几时归。
送文潜归因成一绝奉寄。宋代。吕本中。 水天空阔片帆开,野岸萧条送骑回。重到张公泊船处,小亭春在锁青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