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赞公房。唐代。杜甫。 杖锡何来此,秋风已飒然。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放逐宁违性,虚空不离禅。相逢成夜宿,陇月向人圆。
高僧怎么也会来到这里?在这秋风飒飒的季节我与您相逢。
阴雨撂荒了您深院的菊花,严霜欺倒了半池莲影。
遭到放逐又岂能违背心性?身居荒野也未能放弃禅宗。
今夜与您相逢共宿,陇上的明月也向我们现出圆圆的光影。
杖锡(xī):手持锡仗。锡仗,菩萨头陀十八物之一,上有四股十二环,表示四谛十二姻缘之义。比丘向人乞食,到门口,便震动锡杖上的小环作声,以让人知道。
飒(sà)然:形容风吹时沙沙作响。
宁:岂能。
虚空:荒野无人之处。赞公土室在山野。
陇(lǒng)月:洁白明亮的月亮。
参考资料:
1、《禅诗精选》(姜子夫主编).大众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024页
2、韩成武 张志民,.杜甫诗全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第274页
此诗当是乾元二年(759)深秋在秦州时作。赞公是杜甫的旧友,在长安大云寺作住持时,曹留杜甫在寺内小住,并赠送丝细毛布。不曾想到在流寓中相逢。诗中描写夜宿赞公土室的所见所感,对赞公的守禅本性给予赞美,抒发了他乡遇故知的欣喜之情。
参考资料:
1、韩成武 张志民.杜甫诗全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第274页
诗人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被贬弃官,暂居秦州,不意遇到了谪置此地的原京师大云寺赞公,所以以“锡杖何来此”反诘起笔,表现了惊愕之情。“秋风已飒然”自然是寄情于景,以秋风述说一份不满与困苦。“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紧接“秋风”义旨,进一步渲染赞公与自己处境的萧条凄凉。对仗工整,用字精准,以“荒”“倒”二字使冷落身世传神而出。此处也为下文赞叹赞公梵行高洁,禅心清净作一反衬。诗至“放逐宁违性,虚空不离禅”则秋戚之情一扫而空,换之以无尽的平和,又透出独立孤峰顶的豪情。赞公深通佛法,无论外境如何变化,也不能动摇他的清净心。而一切万法无非真如,放逐本身也不离空性,就如虚空也是禅。在赞公身边,使诗人也感染了几分宁静安详。夜间在赞公房间休息,望见朗朗明月,扫清太虚,犹如禅心空明,能出种种违顺。同时尾联也点出题意,以作照应。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云西为郭道士赋 其二。明代。顾清。 童子东山采药归,石桥流水漾斜晖。回头笑指来时路,满眼白云横翠微。
送韩旸布政致仕还越。明代。倪谦。 阳春到处辄回苏,老去辞荣乃丈夫。已负盛名垂汗简,只馀清节湛冰壶。归田早办欧公录,赐地应分贺监湖。鹤骨松姿行益健,幽寻不必倩人扶。
书《黄庭内景经》尾,并叙。宋代。苏轼。 太上虚皇出灵篇,黄庭真人舞胎仙。髯耆两卿相后前,丱妙夹侍清且妍。十有二神服锐坚,巍巍堂堂人中天。问我何修果此缘,是心朝空夕了然,恐非其人世莫传。殿以二士苍鹄骞,南随道师历山渊。山人迎笑喜我还,问谁遣化老龙眠。
大还丹口诀。唐代。罗公远。 世人不知丹有神,试吃狼毒必害人。将知世上有善恶,何不将身近善邻。女娲鍊得五常气,变化成形补天地。三十六算世间知,七十二石列具位。天得一而能长,地得一而方久。金得火而转精,木成炭而不朽。故知唯鍊唯精,大还如何不有?凝我神,定我心,志精可以成黄金。河车本向铅中取,姹女还须汞里寻。傍思之物谩周彰,太一出水入公量。淮南调鼎彭祖尝,得道同归不死乡。固济精研须缄密,一文一武莫疏失。釜下唯铺渌海盐,炉中少用榑桑日。紫烟碧焰喷人香,赫奕鱼鳞透日光。须同魏伯云中去,莫学姮娥月里藏。酆都落名天府记,地下阴官大怖畏。兵刃水火不能忤,何但虫蛇兼虎兕。亭亭金骨皆坚牢,郁郁绿身遍绿毛。曾观东海几回变,数度曾偷王母桃。乘龙驾鹤倾城市,驱策雷公使神鬼。七日应归缑氏山,千年少别辽东水。道是易,亦大难,青龙白虎自相盘。阴车湿,阳车乾,夫妻相对卦中安。四方未住沾颜色,五个王侯尽罢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