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下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缺壶歌。
风云若恨张华少,温李新声奈若何。
论诗三十首·其三。金朝。元好问。 邺下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缺壶歌。风云若恨张华少,温李新声奈若何。
元好问认为西晋诗坛中继承了建安文风的有不少,建安风骨的影响还是比较大(“壮怀犹见缺壶歌”),但也有了“儿女情多,风云气少”(钟嵘评张华诗语)的诗歌。建安风骨是元好问所肯定的诗歌风格,所以他以张华为例,认为张华虽然以其诗绮靡婉艳,文字妍冶而名高一时,但是缺乏豪壮慷慨之气,至于到了晚唐的温庭筠、李商隐,更是儿女情长,风格婉约。“奈若何”句表明了元好问对绮靡文风的不满情绪,对诗歌绮靡文风的发展的认识。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
元好问。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申符庶常宅守岁分韵得十五咸。清代。孙廷铎。 升沈何处问巫咸,客里光阴似过帆。晚景惟堪随野老,梦魂那复著朝衫。岁除回首家千里,周甲斋心偈一函。冷暖自知还自问,近来荆棘已全芟。
念奴娇 云署碧桃花。明代。曹溶。 清明已过,怪龙堆无赖,酸风还剪。谁寄武陵花数朵,仿佛画船红软。扇影堤边。粉香人面,倚树闻娇喘。倾城难遇,且将塞上帘卷。最爱轻暖轻寒,随蜂趁蝶,乍嬉游心展。宿雨弄姿浑似梦,年少赋情深浅。飘堕旗亭,胭脂万斛,恨事空消遣。今朝酒醒,流莺如诉春远。
论诗三十首·十九。金朝。元好问。 万古幽人在涧阿,百年孤愤竟如何?无人说与天随子,春草输赢较几多?
杂言送延平朱使君十三首 其二。明代。顾璘。 使君金闺彦,英气横四海。钟悬抱洪音,剑动发殊采。文林千秋契,宦辙一朝改。风江波鳞鳞,行舟何处在。
赠黄道士思成祈雨感应。宋代。姚勉。 丁巳孟秋春戊午,不雨三时嗟旱苦。低田高垅皆黄埃,佳种几成不入土。富家仓廪铁灌锁,民腹为雷泪为雨。更迟十日天不问,血肉磨牙总豺虎。悬官祈祷聊具文,饥声嗷嗷恬不闻。山中道士睡不着,鞭龙起电驱风云。天瓢点滴翻骏马,一日甘霖遍天下。尽将昨夜赤千里,化作今朝青四野。农家笑语无愁声,指日可望天太平。熙朝真主圣且明,汉雨不待宏羊烹。或言天民天自恤,或夸调燮有新术。山中道士不言功,饱饭熟睡听松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