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红亭雨未收。
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
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唐代。岑参。 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红亭雨未收。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
驿路在西原山上穿行,看起来就像挂在城头似的,那江边的送客亭,有送行人雨中依依惜别。
李判官,你到汾水上的时候,看看那里的云光山色,可还像汉武帝那个时代那样雄伟壮丽?
虢(guó)州:唐属河南道,故城在今河南灵宝南。李判官:岑参的友人,名字不详。晋绛:指晋州、绛州。得秋字:拈得“秋”字韵作此诗的韵脚。
西原驿路:虢州城城外一个地方,北出黄河的驿路是由城外绕山而去。
汾水:河流名,发源于今陕西宁武,向西南流入黄河。
汉时秋:汉朝的鼎盛时期。
参考资料:
1、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615-616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至上元二年(761年),岑参出任虢州长史,其时安史之乱还没有结束。由于战乱,国土破碎,人民罹难,诗人亲眼见到过的开元盛世景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首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
此诗是送行之作。当时的虢州城,大抵依山而建。西原是城外一个地方。北出黄河的驿路是由城外绕山而去的。所以诗的开头,才有“西原驿路挂城头”的话。此句骤看是写景,城堞现出了一角,远处有重重叠叠的山,驿路在山上穿行,看来就像挂在城头似的;其实又是在叙事,点出送行题目。再把这第一句和次句连起来读,还可以看到一个雨中送客的场景。除了城堞耸峙,远山一抹,驿路蜿蜒之外,江边还有送客亭;雨景中又仿佛可以看见行人上路,主人殷殷相送。纯然以写景来叙事达情,却又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这是作者在摄取、提炼、表现三方面都下了力量的最好说明。
然而,这首诗不能看作是一般的送客应酬之作,诗人在诗中倾注的思想感情,要比单纯的送别友人深广得多。就在开元盛世一去不复返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感慨遥深地写下了这两句话:“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话里隐藏着一段典故:有一年,汉武帝刘彻到河东(今山西地区)去,祭了后土之神,又坐船在汾水上游览、饮宴,高兴起来,做了一首《秋风辞》。有“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的话。汉武帝在位五十多年,是汉朝的鼎盛时期,而唐朝从贞观到开元一百多年间,国力之盛,比起汉武帝时有过之而无不及。安史之乱一来,却突然落得如此可悲的局面,诗人自然是不能不有所感触的。恰好李判官要到晋绛去,诗人于是含蓄地向朋友提出这样的探问,很明显,隐藏在这两句话后面的,是诗人对于唐帝国衰落的深沉的叹息。一种对国家命运深切关怀的激情,在诗人胸中激荡。有了这两句,就给这首送行诗平添许多艺术光彩。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五溪曲六首 其六。明代。顾璘。 孤戍高山颠,鸣角夜呜呜。月明尚苦颜,况临风雨途。主将位日贵,重帷锦模糊。李牧今去久,谁闻捐市租。哀哉古人言,一功万骨枯。
与党世杰军判丁亭会饮。金朝。王元节。 望断西州万里家,又将新火试新茶。青油幕下成何事,两见常山山杏花。
醉与银花语,问一生几度,良夜圆月。况入新年,早驰情三五,闹蛾时节。
袅袅春如发。拖逗得、韶光明灭。怪东风、尽日吹人,扑上一衣寒雪。
曲游春·己卯岁元夕里中张灯殊盛而风雪阻之。清代。黄之隽。 醉与银花语,问一生几度,良夜圆月。况入新年,早驰情三五,闹蛾时节。袅袅春如发。拖逗得、韶光明灭。怪东风、尽日吹人,扑上一衣寒雪。怨煞,烟欺雨压。料弦管都休,灯事销歇。多少红裙,竞新妆初了,望晴愁滑。窗底喁喁说。天甚事、阻人游屧。不晓败意东皇,可曾耳热。
芒种 其二。宋代。韩淲。 栽匀明日问青黄,惜水脩塍意更忙。少候根中新叶出,又看晴雨验朝阳。
冬至遇雪题明因寺僧房 其一。宋代。沈与求。 宦学差池已倦游,一犁真欲老西畴。天公为作丰年信,更喜将军入蔡州。